《西部网》9月14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首届国际苹果学术研讨会在陕西著名的苹果之乡白水县开幕,来自国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100余名专家,以“科技创新与苹果产业发展”为主题展开研讨交流。
研讨会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主办,陕西省果业管理局、白水县人民政府协办。来自陕西省苹果主产区农技部门的30余名代表也参加了会议。
在为期5天的会议中,专家们将围绕苹果种质资源的利用与保护、苹果新品种选育与分子生物技术应用、苹果品质改良技术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交流与讨论。来自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皮亚琴察大学,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普渡大学,法国农业科学院、澳大利亚西澳洲农业部、新西兰植物与食品研究所的9名专家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河北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的10名专家在会上作主题发言。
开幕式前,与会专家参观考察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苹果试验示范站,以及该站在白水县指导建立的三个有特色的苹果示范园。
苹果是我国第一大果树作物,也是陕西及西北黄土高原的优势特色产业。多年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围绕这一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开展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2005年,该校在地处陕西渭北苹果优生带的白水县建立了全国首个苹果专业试验示范站。五年多来,试验站肩负科学研究、科技示范、教学实践与人才培养等功能,立足西北,面向全国,针对苹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重大技术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和协同攻关;对研究的新品种、新成果和新技术进行中试熟化和示范展示;以示范园建设为突破口,与白水县政府联合实施科技示范入户工程,辐射带动苹果面积20万亩;形成了一支精干高效的科技创新团队和技术推广队伍,为促进当地乃至全国苹果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和技术服务,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关注。在示范站的推动下,2009年白水县苹果总产量达到50万吨,苹果总产值达到10亿元,果农人均苹果收入增加到3500元。
此次研讨会旨在加强国内外苹果产业技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为提升陕西乃至中国的苹果产业技术发展水平搭建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