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陕西》2011年6月30日
杨凌成立14年来,通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示范区生产力促进中心、杨凌示范区国际交流中心和杨凌农高会四种渠道开展形式多样的农业科技人才培训,先后举办农民技术职称考试和认定25次,为2047名农民技术员颁发了技术职称证书,涉及陕西、甘肃、山西、山东等8省区、63个县;举办国际援外培训11期,培训了50多个国家的256名农业科研人员和政府官员;在甘肃、宁夏等7个省、自治区,建立培训基地、站点近千个,开展农技培训5万期,培训农民400万人次,受益人数100多万。杨凌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我国农业人才培训基地和农业科技推广队伍的“黄埔军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人才培训的“黄埔军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发挥学校师资优势和试验站、示范基地的平台作用,根据区域产业发展和市场需要,结合农民的技术需求,采取多种形式,对农村基层干部、基层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和农民进行先进实用技术、管理知识和经营技能的培训。2005年以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先后开设“县处级领导干部农业产业化与新农村建设研修班”、“乡镇干部新农村建设研修班”、“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新农村建设研修班”等不同层次的培训班120期,为各地培训农村基层干部6500多人次;先后在各试验示范站和示范基地(专家大院)举办专业培训班380期,培训农技骨干和农民技术员近3万人,在生产一线举办现场培训会3200多期,受益农民30余万人。培训基层农技人员、龙头企业员工、科技示范户等21000多人次,培训指导农民200多万人次。示范推广农牧新品种和农业先进实用技术160多项,取得社会经济效益190多亿元。
从2005年到2007年,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举办各类农业农村人才培训班1488个,共培训各类农业农村人才171008人,比当时杨凌示范区总人口(16万)还要多。
杨凌示范区生产力促进中心:农民技术职称认证的中心
为了充分发挥杨凌示范区农科教综合优势,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和专业化生产培养一大批觉悟高、懂科技、善经营的新型农民,为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杨凌示范区生产力促进中心先后为陕西、河南、山西、甘肃、西藏、宁夏、青海、河北8个省区20个地市63个县,举办培训班25期,培训农民4000多名,其中,2047名农民通过培训考核获得了杨凌农民技术职称证书。
杨凌示范区国际交流中心:援外培训的基地
自2005年以来,杨凌示范区先后申请并承办了11期商务部和科技部国际援外培训项目,来自50余个国家的256名农业科研人员和政府官员来杨凌参加了培训和研讨活动。杨凌已成为我国开展农业援外培训和国际农业交流合作的重要基地。
杨凌示范区开展农业援外培训工作已有10多年的历史。仅2005年以来,杨凌示范区国际交流中心就举办面向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研修班11次,先后有来自埃及、巴基斯坦、加纳、蒙古、孟加拉国、尼日利亚、泰国、印度、布隆迪等50余个国家的256名农业科研人员和政府官员参加了培训和研讨。国际培训班通过理论授课与野外考察相结合、主题讲座与分组讨论相结合、各国国情介绍与课程评议相结合等多种形式授课,达到了相互学习,交流经验,开阔思路,共同提高的目的,受到了各国学员的好评。通过培训,展示了我国水土保持与旱作农业及设施农业发展的新成就,提升了杨凌的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对推动国际科技与经贸、文化交流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杨凌农高会:农民集中培训的大讲堂
由国家19个部委和陕西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13个国内外机构共同协办的杨凌农高会是中国最大的涉农展会,也是中国四大科技展会之一。同时,杨凌农高会也是我国最大的农民集中培训的大讲堂。
杨凌农高会自1994年创办以来,已经成功举办了17届。每年农高会期间,举办各种农业实用技术讲座,举行农民培训活动,吸引了杨凌及其周边地区数以千计的农民走进课堂,聆听农业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讲解农业科技知识。仅第九届杨凌农高会就组织农业实用技术讲座85场,接受培训的农民群众近10万人次。2010年第十七届农高会期间,举办农业实用技术讲座18场次,直接培训农民群众就达2800人次。同时,农高会还组织了百名农业专家,开展了为期5天的现场技术咨询服务活动,咨询群众超过3600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