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2012年6月12日 第10版
“喂,你好。这里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推广处吗?我是四川人,现在北京打工。我想了解一下你们学校的优质核桃栽培技术。”央视二套“对话”栏目4月15日晚播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科技推广”专题后,地处杨凌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热闹了:每天有40多个咨询电话打进该校科技推广处,河北省唐山市一对老夫妇甚至专程坐飞机来校问科技。
“对话”节目播出后的第二天上午,栏目组编导就急匆匆给该校打来电话:“我的手机要被咨询者打爆了。快把你们科技推广处的电话多提供几个给我,让群众直接找你们。”从16日开始,该校推广处的七部办公电话就成了热线。负责技术培训的一位科长表示,最近几天真是应接不暇,每天接待的咨询电话比节目播出前增加了近30次。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9日,推广处共接待咨询电话200多个,推广处工作人员介绍,打进电话咨询的群众包括浙江、福建、云南、贵州、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等多个省份,有个人、企业和政府三种类型,其中个人要求学栽培、养殖技术的居多,而企业和政府主要是寻求与学校开展科技合作,他们都对该校开展的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予以称赞。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西陶镇东张计村是一个靠近黄河河堤的村子,村民李亚辉当晚看了节目后,连夜与村委会主任和村民协商,提出了依靠农业科技发展的新村建设方案。16日中午,李亚辉就把电话打进了推广处,急切表达了获得学校科技支撑,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的愿望。
有不少群众除了打电话咨询外,还找到学校推广处,当面问科技。河北省唐山市陈鹗、卢瑞琴夫妇就是他们中的代表。陈氏夫妇今年都60多岁了,养了一辈子奶牛,看了节目后于4月18日专程坐飞机从河北赶来,找到学校科技推广处,询问肉牛新品种的养殖技术及市场销售情况。得知该校昝林森教授培育的秦川牛一斤雪花牛肉买到500元,他们非常惊喜,当时就去找昝林森教授详细了解肉牛育种及高档肉牛养殖技术,并进行了现场考察。
所有打电话或上门咨询的群众,该科技推广处工作人员都给予了认真解答,许多具体的技术需求也分别告知了相关专家的联系方式。据悉,“对话”之后,该校各方面的科技专家的电话也都忙了起来。学校核桃试验示范站首席专家翟梅枝教授说,这几天她接到云南、山东等不同省份群众的咨询电话有30多个,“主要是询问核桃嫁接技术和优质核桃新品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