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 2024-03-28)
2022年3月,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启动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该项目在全国每年培育约2万名“头雁”,力争用5年时间培育一支10万人规模的“头雁”队伍,以带动全国500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雁阵”。
山因脊而伟,国因才而立。肩负强农兴农使命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项目实施中,高站位强输出严质量,把培育“头雁”作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落实“头雁”项目作为服务乡村振兴和展示“产学研”紧密结合办学特色的切入点,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和专业优势,积极探索创新,先行先试,构建“头雁”项目“321+N”西农模式,为“头雁”项目提供“西农方案”。西农人对一组数字津津乐道——2022年为贵州、甘肃、山西、新疆、陕西等省培育“头雁”1166人,2023年培育1615人,居全国高校前列。
先行先试,双向奔赴
2023年9月19日,第三十届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简称农高会)在陕西杨凌示范区开幕。在这场中国百万农民趋之若鹜的“盛会”上,由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组织的“头雁”专题展,在农高会上首次亮相,既“吸睛”又 “圈粉”,打响了“头雁”名号。
打开回忆的记事本。2022年4月6日,榆阳区人民政府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握手”——举行校地合作签约仪式。校地的双向奔赴,在此写下生动一章。
首批“头雁”分为种植业、养殖业、社会服务业三大类20余个类型。除了培育对象类型较全,培育特色也十分鲜明,打造了服务乡村产业振兴新标杆。培训内容紧密贴合榆阳实际,培训方式既有体验式、融入式的考察互访,又有全员参与的团队建设;既有当地专家、学者、领导的讲解,又有学员相互之间的研讨交流。
虽然是“摸着石头过河”,却缔造了蜚声业内的“西农模式”和“榆阳现象”。榆阳区率先开展“头雁”培育,走在了全国“头雁”培育的前列,以“一石激起千层浪之势”,迅速辐射甘肃、贵州、山西、新疆、宁夏、河北等地,纷纷就“头雁”培育项目与西农寻求合作,推动“头雁”培育内生发展,实现和当地产业发展“同频共振”。
创新作为,动力澎湃
汇涓滴以成海,聚微光以成炬。摸清“头雁”想什么、缺什么,系统安排教学与师生互动关系,再从根子上解决问题,是“西农方案”的具体体现。在坚持“4个一”培育模式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构建头雁培育“321+N”模式。即培育计划按照3个阶段实施、帮扶指导实行“双导师”制、培育效果要求学员完成1份《“头雁”产业发展及带动能力提升报告》。
创立三段式培训方法,进行系统性培育。第一阶段,“头雁”学员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接受培训,“诊断”自己在产业发展和带动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明确使命和责任;第二阶段,“头雁”学员返岗实践、线上学习,在产业导师和专业导师“双导师”的指导下,从产业发展和带动能力两方面得到提升;第三阶段,“头雁”学员再回到学校接受线下培训,并完成答辩,在专业导师指导下完善产业发展规划。
创设“双导师”制,开展全程指导帮扶。培育期间为每名“头雁”学员配备2名导师,即1名专业导师和1名产业导师,全覆盖建立帮带对子,开展动态跟踪培养。学员返岗期间,有21批45名导师分别赴贵州、甘肃、山西、新疆、榆阳等地上门回访了410余名学员,对产业发展“问诊把脉”。
创新撰写计划书,保证培育效果。专业导师指导“头雁”学员结合自身实践,围绕产业发展及雁阵孵化两方面,撰写一份5000字以上的《“头雁”产业发展及带动能力提升计划书》。实现从“诊断书”到“计划书”再到 “规划书”,使学员客观评估自身发展实力,做好产业项目选择和业态选择,提升产业发展决策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做大做强产业,引领和带动当地产业提质增效与农民增收致富。
长效服务,行稳致远
农业产业发展需要长时间的培育、实践,才能稳定成熟。为使“头雁”培育成果落地生根,积极创新“一次培训与长期服务”的训后服务机制,设置专人24小时跟踪服务,架起了学员与专家教授、学员与大学、学员与学员之间的联系桥梁,巩固、扩大、延伸了培训效果。
从“顺势而生”到“乘势而起”再到“造势而雄”,西农模式探索出哪些经验?
首先,建立训后跟踪服务长效机制,是“重要法宝”。利用专门的训后服务办公室,长期提供热线咨询、政策、信息服务。
其次,牵头建立全国“头雁”发展联盟,是“关键一招”。创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乡村产业科技论坛,成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乡村产业振兴教育培训平台,搭建技术指导平台、产品推广平台等,发挥“头雁”辐射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最后,建立头雁专家工作站,是“必由之路”。开展长期技术指导、产品推介和成果转化服务,扩大示范宣传和引领效应,助力“头雁”产业规模扩大和高质量发展。
由于用好“关键一招”,接好“关键一棒”,走好“关键一程”,“头雁效应”已经逐步显现。已参加完培训的“头雁”按照产业发展带动计划,直接带动了1500多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90多家初加工企业、5000多户农户共同发展,形成“头雁”振翅、“雁阵”齐飞的良好局面。站在高起点上,需要打通人才“培养链”“成长链”“使用链”,才能让“头雁”沉得下去、静得下心、干得成事。“头雁”培育的“西农方案”,正沿着高质量发展的航标行稳致远。
原文链接:https://www.farmer.com.cn/2024/03/28/99950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