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网》 2013-10-26
西部网讯(陕西广播电视台《新闻联播》)科技示范带动是国家赋予杨凌的历史使命,经过多年的创新探索,杨凌示范区已建立起政府推动,以大学和农业科研单位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大学、涉农企业,再加上农业基地产业园和杨凌农高会等多元化的示范带动主体,已成为助推现代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强大有效力量。
眼下正是苹果的收获时节,在白水县林皋镇可仙村果农曹谢虎家的果园里,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正在忙活的曹谢虎告诉记者,去年他家6亩多苹果卖了24万多元,今年的苹果收成依然看好。
白水县林皋镇可仙村果农曹谢虎:“投资高、下了功夫的应该卖价高。”
曹谢虎告诉记者,但在8年前,同样是这片果园,每年的收入只有两万多元。现在能有这么好的效益,多亏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传授给他的好技术。2005年,西农科大在他们县建立苹果试验站,果树专家常年在这里蹲点,手把手给他们传授技术。曹谢虎至今还记得,当时专家传授的第一项技术就是果树间伐,但当时他和乡亲们还接受不了。
白水县林皋镇可仙村果农曹谢虎:“凭树结果,你把树挖了就没产量,想不开这问题。”
在苹果试验站专家的反复劝说下,曹谢虎最终同意先间伐一亩地试试看。
白水县林皋镇可仙村果农曹谢虎:“当年间伐了和没间伐的是两重天,大不一样。间伐了的苹果质量,比没间伐的质量好卖价高, 第二年产量就翻番了。”
尝到甜头的曹谢虎从此后,专家怎么说他就怎么做,有了新技术、新品种他还争着在自家果园先试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白水苹果试验站高级农艺师杜志辉:“像这样的实用技术,我们在试验站上(先后)展示的有三四十项 让农民到这个现场来看了之后 一听就懂 一看就会 一用就灵。”
通过苹果试验站的示范带动,白水县苹果总产值已由2005年的5.25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25亿元,全县果农人均收入达到6200元。
白水县副县长刘建成:“西农白水苹果试验站落户白水,对白水苹果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技术支撑作用。”
到目前,杨凌示范区已在全国18个省区的140个市县建成了198个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累计培训农民超过10万人次,年示范推广总面积4200多万亩,总效益超百亿元。
杨凌示范区党工委书记郭社荣:“面向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开展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工作,带动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杨凌示范区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我们要遵循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规律,积极探索、创新模式,建立起新型的、有特点、易推广、可持续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推广体系,带动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使杨凌真正成为中国推动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http://news.cnwest.com/content/2013-10/26/content_102367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