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我校

中亚路上的西农人:旱作区农业发展显力量

(科学网 2023/5/17)

五月的哈萨克斯坦,春寒料峭。

哈萨克斯坦是哈萨克斯坦国北哈州的一位农场主,拥有3万公顷土地。他开始了一年一度的小麦春播工作,播下了新品种、新品系种子,也播下了丰收的希望。

“我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的指导和支持下,小麦连年增产。去年增产20%,今年想在产量和品质上再有新的突破。”

一路向西,且行且歌。2016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简称“西农”)发起成立“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并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中亚五国联合建立8个海外农业科技示范园,让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在那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留下了为世界粮食安全贡献力量的西农印记。

科技金种播中亚:一群人的西行漫记,一所大学的责任担当

“去年在中哈农业科技示范园种下的春小麦种子,有4个品种表现突出,比如西农10号较当地品种增产28.6%,西农12号增产超过20%。” 正在西农杨凌曹新庄村试验麦田里忙活的张正茂教授说,“我现在正在育种的高代小麦,具有抗旱、抗寒等性状,随后将在哈萨克斯坦开展种植试验。”

像张正茂教授一样,郭东伟、冯佰利、朱德兰等专家,仿若“候鸟”一般,近年经常往返于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带着国家使命、西农情怀,帮助解决制约当地作物产量、质量提升的关键技术问题,把旱区农业致富的金种、科技的火种播在中亚,用实干谱写属于农业科技工作者的“西行漫记”。

西农89年的发展历史积累起在作物育种、现代畜牧、农业节水、食品加工等方面的显著特色和优势,引领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而中亚五国以旱作农业为主,农业生产水平不高、现代化发展滞后、土地利用率低,且灌溉面积小,“靠天”吃饭情况普遍存在。“中亚地区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人均耕地面积相当于我国人均耕地面积的6倍。我们这样一所大学,正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开展科教合作,展现时代责任担当。”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吴普特表示。

2016年以来,西农以丝路创新联盟为平台,先后与哈萨克斯坦的国立农业大学、赛福林农业技术大学,吉尔吉斯斯坦国立农业大学,塔吉克斯坦国立农业大学,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水利与农业机械工程大学等11所中亚大学建立深入合作关系。

北哈州国立大学农学院院长Altyn教授认为,中哈农业合作互补性强,发展潜力巨大。“中国拥有先进的现代化种植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西农在遗传育种、土壤改良、节水灌溉等方面优势明显,经验丰富,为我们开展农业研究、提升生产水平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幸福粮仓合力建:一个成熟的大学推广模式,催生一种海外农业示范模式

合闸,设备运转正常;抽水,田间滴头均匀出水;加压,喷头喷洒出漂亮的水线……经过几天紧张的工作,卷盘式太阳能移动喷灌机等一系列由朱德兰教授自主研发的水肥一体灌溉系统设备在塔什干农民内比江100公顷的农场里落户了。

今年4月,朱德兰带领学生经过7个小时的飞行,抵达乌兹别克斯坦,在中乌节水农水灌溉示范园开展工作,顺道为内比江安装灌溉设备。内比江去年参观示范园后,就惦记上了朱老师的这套设备,今年终于如愿以偿了。“我们的太阳能资源充足,用上这个灌溉设备后,再也不用担心停电。而且,水肥等生产成本会降低。”

西农副校长罗军介绍,以科技合作为引领,目前西农8个海外农业科技示范园已示范种植13大类、115个农作物品种,筛选出适合当地生产的4大类、9个作物品种。其中,2个小麦品种进入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国家作物品种区域试验。

其中,科克舍套农业科技示范园由西农与西安爱菊集团、北哈萨克斯坦玛纳什·科孜巴耶夫大学联合建设,示范园筛选的良种在集成配套技术的支撑下,先后示范25万亩,辐射带动超过450万亩,可为国内市场提供40余万吨优质原粮,相当于近三年我国小麦年均进口量的八分之一。与此同时,通过建立的“科技引领、企业主体、多方协同、市场导向”海外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运行模式,实现种、收、管、加工、贸易等全产业链条,全面减少土地负荷,带动了当地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实现翻番。

合作不以山海远:培养造就一批 “一懂两爱”情怀的友谊使者

“在西农的5年里,我学到了很多知识,现在我将这些知识传授给你们。我更希望你们有机会到中国看看,去西农求学。”在哈萨克斯坦赛富林农业技术大学,哈斯铁尔经常鼓励他的学生学好汉语,走进中国去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去感受中国农业的飞速发展。

“一带一路”倡议十年来,西农累计为“一带一路”国家培养博士和硕士高层次农业人才650余人,目前在校留学生325人,“一带一路”生源占比98%以上。

民相亲、心相通,关键在教育、在了解。西农在对留学生进行专业培养的同时,更是大力支持他们在中国的乡土深处感受科技改变中国的魅力,筑牢知华友华爱华的情感基础。先后有5名留学生荣获“全国优秀来华留学生”称号,3名留学生被国家授予“感知中国宣传大使”。这些中亚国家的留学生也投身到中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中,走进农村小学,在那里开展英语口语教学的同时,实地感受中国乡村发生的巨变。

西农于2019年专门设立丝绸之路国际化农业人才专项,培养以海外农业科技示范园为平台,支持学生重点围绕绿色农业生产等具有实践应用前景的科学技术问题开展研究,造就一批具有“一懂两爱”情怀,具有海外实践经验,有志在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跨国企业及科研单位工作的高层次人才,目前已招收104名学生,构建了“导师+海外导师+产业导师”的团队培养模式,搭建了“海外农业科教单位、示范园+丝绸之路联盟涉外企事业单位+国内试验示范基地”的多元化实践教学基地,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丝绸之路国际化农业人才”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

在中亚的路上,更多的西农人会越走越远,携手共筑农业繁荣之路,为世界粮食安全持续贡献力量,给中亚各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

原文链接: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0779.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