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我校

第十九届杨凌国际农业科技论坛开幕 共绘全球农业发展新蓝图

(中国日报网 2025-10-26)

10月25日下午,第十九届杨凌国际农业科技论坛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盛大开幕。本次论坛以“农业新质生产力:创新·融合·绿色”为主题,由陕西省科学技术厅、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管委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国际旱区农业科技合作组织(筹)共同主办。

来自澳大利亚、韩国、乌兹别克斯坦、德国、西班牙、英国、意大利、印度、新西兰、日本、中国等12个国家的80多位中外嘉宾与专家齐聚一堂,涵盖高校科研、政府机构、国际组织等多个领域,成功搭建起跨国界、跨学科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平台。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院士、西澳大学卡德博特·西迪克教授作为参会专家,在论坛中分享了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在食品系统的应用。

开幕式上,陕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武文罡指出,杨凌国际农业科技论坛自2007年创办以来,为中外农业科学家研讨政策、交流学术、碰撞思想、洽谈合作提供了良好平台,发挥了重要作用。论坛国际知名度持续提升,已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农业科技交流合作品牌之一。他希望与会嘉宾通过论坛为中国和陕西省农业科技创新发展建言献策,同时借助论坛深入交流、相互启迪,进一步拓展合作空间、丰富合作内容、提升合作水平,共同谱写世界农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党委书记黄思光在致辞中,介绍了学校在种业创新等领域的工作成效,并希望与会嘉宾聚焦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主题,深入探讨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的前沿动态,共同为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外国专家服务司二级巡视员耿军武希望通过论坛,各国之间不断提高合作层次,广泛分享最新智慧经验和技术成果,共同承担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协同推进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科技水平共同提高,携手开创世界农业发展更加辉煌的未来。中国—中亚机制秘书处参赞吴颖钦指出,农业现代化是中国中亚合作的六大优先方向之一,中国在盐碱地改良、农机装备制造等方面与中亚合作潜力巨大。中国—中亚机制秘书处将积极支持中国同中亚各国深化农业科技合作,给农业合作插上创新、融合、绿色的翅膀。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驻华大使馆商务技术合作参赞、总统办公厅科技处代表亚瑟表示,伊朗正通过科技重塑农业发展,致力于解决水资源短缺和土壤退化等问题。未来,伊朗会进一步加强与中国的合作,推动将农业转型为现代化、科技驱动和绿色产业,实现粮食安全和生态平衡。

卡德博特・西迪克回顾了西澳大学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多年的合作中取得了丰硕成果,并期待继续深化科研合作,共同制定策略,为应对全球干旱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杨凌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刘仲山表示,杨凌示范区持续深化区校融合协同创新,聚力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旱区农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杨凌力量”。

开幕式结束后,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工业大学朱蓓薇教授等多位专家分别作了大会报告。随后,与会嘉宾还将以“农业新质生产力”为主题,围绕“旱区农业科技创新与绿色融合发展”“智能装备赋能农业生产”等议题,通过集中展示全球农业科技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和交流研讨,为推动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原文链接:https://shx.chinadaily.com.cn/a/202510/26/WS68fdccfaa310c4deea5ee3a6.html

中国日报网1026.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