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我校

《网易新闻》品读“中国好人”王辉的真敬业

《网易新闻》 2016年1月11日

  自入选“中国好人榜”“敬业奉献好人”以来,西农大教授王辉的先进事迹被网民不断转载传颂。今年已72岁的王辉教授,自1964年考入西农大后,一直从事小麦育种研究。40多年来,凭着“不再让乡亲们饿肚皮”的梦想支撑,王教授先后主持育成11个小麦新品种,其中,由其带领育出的“西农979”品种的累计推广面积达一亿亩。可以说,王教授的多项成果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卓越贡献。

  在“中国好人”王辉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生为农、一心为民”的奉献与担当,看到了“为梦想而矢志不渝”的坚韧与拼搏,更看到了“一生做好一件事”的实爱岗真敬业。

  “小麦情怀”,一装就是一肚子。与小麦结下一生不解之缘,与王辉上中学时的经历有关。当时国家处于三年困难期,饱受饥饿之苦的王辉,深切体会到饥饿的滋味,也深知粮食安全的重要性。为此,“学农业科技,不再让乡亲们饿肚皮”成为了王辉心中始终装着的“小麦情怀”。梦想是人生导航的灯塔,这句话在王辉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正是心中的“小麦情怀”,让王辉不断刻苦钻研、创新求变,实现了小麦优质与高产的统一;正是心中的“小麦情怀”,让王辉不惜牺牲节假日、常年躬耕于田间,在小麦育种研究方面结下累累硕果。

  “小麦事业”,一干就是一辈子。人的一生终有事业相伴,而“一生做好一件事”看似简单却也不易。王辉一辈子坚守“小麦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背后是数十年来如一日的脚踏实地,是常年累月在田间地头的打拼摸索。育种研究初期,没有帮手,他就一天到晚钻在地里亲力亲为;没有经费,他就自掏腰包买试验用品;没有设备,他就拿着家里的设备用,正是这种为了“小麦事业“的舍得付出,才成就了从两亩试验地到亿万亩生产田的辉煌成果。即便在门生众多、自己业已步入古稀之年的当下,王辉仍然心系小麦,以“育种没有休止符”的担当,力求在小麦育种事业上再立新功。

  无论你身处社会哪一层面,无论你是党员干部还是农民工人,王辉的这种实爱岗真敬业的精神都值得我们学习。爱岗不是一句空泛的口号,敬业也不是笼统的说教,爱岗敬业是具有丰富内涵的可贵品质。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爱岗敬业、恪尽职守,都需要像王辉对待小麦一样,对待自己的事业和岗位。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只要我们都能立足本职工作,兢兢业业、不懈努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就一定能实现。

  原文链接:http://news.163.com/16/0111/11/BD21I3KQ00014AEE.html

编辑:0

终审: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