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我校

放眼丝路新粮道 聚焦国际育种人

光明日报客户端 2023-05-19 

《中国种子——我在哈萨克斯坦种小麦》以长篇纪实的手法记述了新时代下背负家国使命、往返于中国与中亚之间的农业专家的科研事迹。新时代的“一带一路”从倡议到行动,由愿景到现实,民间这些农业科技先行者作为中国的友好使者,远赴异国他乡,攻坚克难,张举了当代中国人的时代担当与家国梦想。

这部作品以真人真事为题材,以纪实文学的手法结构布局,让人物和事件在文学气息中尽数展现,兼具真实度与可读性。全书通过平实真挚的语言让平凡的人物和事件以亲切的形式渐入公众视野,将宏观的时代大势降解落于具体的人和真实发生的事情中,叙述当前农业科研人员和中亚科研学者合作共育良种所面对的困难,在细枝末节处闪现着民间友谊的暖光,也悄然铺排出人物背后的国家力量和中国-中亚邦交。

一个民族的兴盛,从来首先是文化的勃兴和繁荣;一个时代的丰碑,从来都离不开对历史的记述。司马迁的《史记》以文学的笔法详写了历史人物的事迹,记录了那个时代的鼓音民心,大汉的气魄穿透时空的间隙依然在文字中流光溢彩。《史记》自诞生以来便成为极佳的、洞悉历史的官史旁补佐证。今天,就史学价值而言,纪实文学的题材作为来自民间的深度社会调研、具备影响力的人物和事件记述,既是对今天社会话题的深度挖掘,亦是对浩瀚时代大海里代表性事件的精准捕捞。《中国种子——我在哈萨克斯坦种小麦》恰恰体现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以现实事件为题材,主笔靳民深入采访、搜集大量资料、心注一处反复打磨修改,时代之音便凝注于文意之中,当代之气韵亦灌注于字词之间。

本部作品记述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张正茂研究员及同行专家跨越天山,深入中亚,与哈萨克斯坦开展农业合作,在异国他乡播撒“中国种子”,并带去中国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理念的动人故事。在两国科学家的紧密合作下,这粒“种子”逐渐生根、发芽、成长,最终丰收,“一带一路”沿线两国人民的关系也因为这粒“中国种子”而变得更加紧密。作品着墨于张正茂、郭东伟、胡银岗、韩清芳、冯佰利等人带着“中国种子”前往中亚开拓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的工作,“中国种子”在哈萨克斯坦的丰收不仅是中国几代农业科研人付出的结晶,亦是我国经历了一段长足的发展之后,立足全球化国际视野,深化中国-中亚睦邻友好关系,擎画新蓝图的实际作为。

在西方文化话语的蔓延下,中国国内的文化市场关于中亚的讲述相较犹如一片荒漠,荒芜冷僻,尤其是系统性的人文书籍寥寥无几,难以寻觅。《中国种子——我在哈萨克斯坦种小麦》一书中不乏对中亚的发展历史、人文、地理、民族风情、异域风光的描写,笔触细腻,视角多元,在当前恰是补缺。书中通过人物心理活动的冲突微妙地传递出文化的交融碰撞,托出这些“一带一路”上的先行者在面对来自发展水平、环境、科研、政策、合作伙伴、学术差距等带来的压力,彻夜不眠寻找契机和解决思路的动人画面。在合作不断深化、初见成效之外,主人公张正茂与哈萨克斯坦的塔肯院士、萨伯根院士、什维钦科专家等建立的深厚友谊是在那片黑土地上额外的丰收。通过穿插于行文中的日记、信件等资料,笔者更是从些微处呈现了一个又一个坚毅、果敢、可爱的中国农业科学家形象。

全书共分为十篇,每篇开篇都有提纲挈领的小段概括,以凝练的语言总领全篇,给读者在阅读前留下一个引子式的印象。哲思性的语言是优秀文学作品的一个必备要素,而散落在该书中的哲思性议论和叙述深之以情、达之以理、具之以趣,让纪实文本在朴实中隐隐倾泄出文学表达的兴雅之情。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康振生在《序》中所言:“书中的故事宛若米面油盐一日三餐,于平常中见微知著,新时代的浪潮仅仅是人物的背景幕布,互为托举,相互彰显。可以说,这是一本洋溢着人文气息和异域风情的书,闪现着人们对友谊、生命、合作的哲思和探讨。”(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哲浩 见习记者 寇桉)

原文链接:https://app.guangmingdaily.cn/as/opened/n/97ab4b412ed34031b07c691f9bcb9b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