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我校

《西部网》记“三秦楷模”王辉:矢志不渝筑梦麦田的人

《西部网》 2016年10月9日


6月4日,刚结束输液,不顾医生反对,王辉又回到试验田继续小麦抉选。 靳军摄

  从事小麦遗传和育种研究43年,他从未缺席一次田间抉选。他高大倔强,言谈耿直,话题总是离不开小麦。他的脸上,烙印着和关中老农一样的颜色,烈日寒霜抽打过的眉宇间写满思索。他决心有生之年培育出品质不逊于国外的小麦新品种,亩产要超过750公斤。他是一个有近30年党龄的老党员,虽然是教授,但特别爱拜农民为师,拿庄稼人最在乎的麦种当“娃”养。

  他是矢志不渝筑梦麦田的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小麦育种专家王辉。

  “哪有退休的共产党员”

  9月29日午休刚过,王辉教授又到试验田里去了。在紧挨着西农大北校区操场的这20亩试验田上,农学院的学生们正忙着进行播种前的整地、划行和分区。王辉沿着田垄边走边看,思索规划着今年的育种试验布置。

  其实早在3年前,王辉教授就已经退休了。可是熟悉王辉脾气秉性的家人和学生们都清楚,为小麦育种倾注了毕生心血的他,压根就没打算“休息”。果然,退休第二天,王辉就准时带着笔记本出现在田里,像往常一样认真记录试验数据。

  人们常常不解,为何麦田对王辉有如此大的吸引力?但在王辉看来,脚下的这方土地,这片小小的试验田不仅寄托着他的科学追求,更是他践行入党誓词并为之奋斗终生的阵地。

  1987年,已经追随我国著名小麦育种专家赵洪璋院士从事小麦育种工作15年的王辉,如愿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那时起,一向勤奋认真的他更加努力了。王辉,选择了小麦育种这份成功率极低的艰辛事业,笃定了毕生为农民培育好麦种的志向。9月整地,10月播种,冬春田间观察,初夏授粉杂交,7月考种,8月规划。如此循环往复,王辉的青春年华在金色的麦浪里闪耀流淌。

  近三十个春秋过去了,最初的理想追求,已经化作王辉几十年如一日报国为民的鲜亮底色;而小麦遗传和育种科研的日常工作,也早已融入了他的生活习惯。曾有人问王辉教授:“您都73岁了,退休了咋还有这么大的干劲儿?”王辉回答说:“我是一名党员,哪有退休的共产党员啊。只要农民需要好麦种,我就有使不完的劲儿。”

  麦田里他是“拼命三郎”

  从事小麦遗传和育种研究43年来,王辉教授先后主持育成“西农84G6”“西农979”、“西农20”等小麦新品种11个,年累计推广面积近1500万亩,年增加社会经济效益数亿元。

  在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背后,是王辉教授和他的小麦育种团队“拼命三郎”般的努力和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苦拼搏。

  大风狠、雨声急,王辉和学生们披着雨衣,蹲在满是泥泞的田里考察抗倒伏性状;数九寒冬,白雪皑皑,他和助手们在试验田里扒开雪层看长势,挖出麦苗查分蘖、数根系;小麦扬花,王辉天不亮出门授粉杂交,傍晚回家累得连话都说不出来;麦收开镰前夕,他又头顶烈日,扛着麦芒刺扎挑品种……

  熬得住艰辛,还要“拼”时间积累,甚至甘愿把“冷板凳”坐穿。用了整整18年时间,王辉教授选育出兼具优质高产、冬性早熟且抗逆性、适应性强的小麦新品种“西农979”。这一品种,不但结束我省面粉企业完全依赖省外引进高筋小麦的历史,还显著提升了黄淮麦区的小麦生产水平,一举重振了陕西小麦育种科研的传统优势。

  今年,王辉教授团队选育的小麦新品种“西农585”顺利完成国家小麦区试程序,即将通过国家审定。今年夏收,该品种首次连片种植的数千亩小麦获得丰收。作为继承“西农979”的新一代强筋小麦品种,这一品种的抗病性、抗倒伏性都得到了进一步增强,目前正在黄淮麦区南片示范种植,为今后大面积推广积累成熟经验。

  凭着一股迎难而上、不畏艰苦的精神,王辉教授用实际行动“拼”出了小麦新品种选育的多项创新型成果。用一份知识分子的朴素坚守与执着,镌刻对人民和科学事业的忠诚担当。

  他身上有种不褪色的特质

  在家人眼里,王辉是把讲台搬到田野里的大学教授,“儒雅范”“书卷气”几乎与他绝缘;在学生眼里,王辉的“标配”是一顶草帽,一件衬衫,自备干粮,治学严谨,从来不负光阴;在农民眼里,王辉是贴心窝子的百宝锦囊和乡党知己,和蔼谦逊、彬彬有礼,扑进麦田就有拉不完的话,道不尽的情。

  这就是王辉,一个热爱群众、疼爱家人、关爱学生的小麦育种专家。他生在农科城,长在农科城,学在农科城,就如同杨凌示范区——这方中国现代农业热土诞生的诸多良种一样,牢牢植根厚土,分蘖吐穗,扬花灌浆,饱含芬芳。

  10月4日清晨,王辉教授如约来到试验田里,播下新一年筛选出的麦种。还是在他挚爱的麦田里,王辉又开始了一场新的远征。

  原文链接:http://news.cnwest.com/content/2016-10/09/content_14176820.htm

编辑:0

终审: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