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报》 2016年11月8日 第A8版
以新闻发布会、成立大会、合作论坛及第一次成员大会等不同的主题形式,用3天时间的主要时段,解读、共商、落实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的成立,这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罕见的活动,充分说明联盟成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展示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践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坚定决心和重要举措。
11月5日,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倡议发起,来自我国与俄罗斯、中亚、南亚、西亚、非洲、欧洲等丝路沿线12个国家的59个高校和科研机构125名代表共聚位于陕西杨凌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杨凌宣言》上签字,共同决定成立并加入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全国政协副主席齐续春出席联盟成立大会并为联盟揭牌。联盟的成立,标志着丝路沿线农业科教单位的合作开启了新模式,进入了新阶段。
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是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涉农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自愿加入的非政府、非盈利的开放性、国际化的多边合作平台。联盟以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宗旨,致力于推动成员间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推广、人文交流、政策研究等方面的密切合作,通过搭建合作平台、创新合作机制、加强资源共享,共同促进沿线国家与地区农业教育科技的进步与发展。
联盟将定期举办“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合作论坛”,通过多边、双边的沟通会商,重点围绕沿线国家和地区国计民生重大问题进行研讨;鼓励各成员在联合建立教育科技机构、科技创新平台、技术推广基地和丝路文明交流中心等方面积极探索,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努力扩大合作成效。
在成立大会上,陕西省政协副主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孙其信致辞并为59个联盟成员单位授牌。农业部科教司副司长江文胜致辞,联盟成员国外单位代表、哈萨克斯坦国立农业大学校长叶斯波洛夫发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罗军宣读《杨凌宣言》。各成员单位在《杨凌宣言》上签名,共同宣布加入联盟。
成立大会后,举行了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合作论坛。
在11月4日举行的联盟成立新闻发布会上,该校6位部门负责人全面介绍了联盟成立筹备的相关情况;罗军副校长在回答本报记者提问时指出,联盟是主要围绕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和服务西部经济社会发展而提出的,围绕粮食安全、生态安全、食品安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等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四大使命而布局该校的学科体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建立了国家级食品安全及农产品检测机构,有全国领先的食品工程学科专业、葡萄酒学院、园艺学院、动科学院等。
在11月6日举行的第一次成员大会上,会议讨论并通过了联盟《章程》,产生了联盟常任理事会,讨论制定了《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合作发展战略与行动计划》。根据《章程》,联盟秘书处设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孙其信为秘书长。21个联盟成员单位被推选为常任理事单位。
联盟成员单位达成以下共识,将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人文交流、政策法规研究4个方面共同开展合作。在人才培养、共享教育资源方面,积极扩大成员间留学生规模,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培训,拓展国际合作办学;加强科研合作、促进技术推广方面, 打造“丝绸之路”农业学术交流平台,聚焦重点领域开展合作研究,围绕当地农业发展需要合作开展技术推广;扩大人文交流、增进人民友谊方面,积极拓展多渠道交流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人文交流活动,探索“丝路文明交流中心”建设;研讨政策法规、推动互学互鉴方面,鼓励成员单位就与农业有关的法律、政策问题开展协同研究,为沿线各国政府农业相关法律、政策的发展完善提供决策建议。
孙其信强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将率先以实际行动落实联盟行动计划,与联盟成员单位一起推动各项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促进相互之间的进步,从而带动所在国家和地区农业发展和农业科技水平提高。
原文链接:http://www.cnfood.cn/n/2016/1108/96404.html
编辑:0
终审: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