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网》 2016年12月22日
西农学子分享3万分份土豆烧牛肉
当憨厚的土豆遇上健壮的秦川牛,会上演一场怎样的故事?答案是一道大餐。
22日上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上演了一场令学子们难忘的科研成果分享盛宴:用15000斤土豆其中4500斤彩色土豆和6000斤秦川牛变出3万份香气扑鼻的土豆烧牛肉。
科研成果以佳肴形式分享
“一言不合牛肉炖起,二话不说赶快品尝。”昨日中午时分,记者在西农学生餐厅外看到学子们打起了诙谐的横幅,两头秦川牛的标本栩栩如生,旁边摆放着四种彩色土豆,让他们更直观地触摸和了解两项科研成果。餐厅内,刚刚上完课的学子们排着整齐的队,等待品尝一份别样的大餐。与以往不同的是,负责两项科研成果的教授站在餐厅排档里,亲手为学生打饭 。
“今天的午餐从颜色上看就非常诱人,彩色的土豆、鲜美的牛肉覆盖在热气腾腾的米饭上,我要拍下来发朋友圈晒晒,以此向负责科研项目的老师致敬。”来自西农经济管理学院的大二学子小杨和小张表示,今天学校免费为学子提供了三万份土豆烧牛肉,让学子更直接地“品味”学校的科研成果,他们为这种别出心裁的创意点赞。小杨告诉记者,这已经是她第三次参加学校的科研成果分享活动,此前还有小麦、甜瓜等科研新成果分享活动。
坚持几十年培育优良秦川牛
“土豆烧牛肉,听起来是普通的一道菜,但是原材料却大有来头。”西农一名工作人员介绍,两样原材料全都是西农的重要科研成果。
据了解,1956年我国著名畜牧学家、西农畜牧学专业奠基人邱怀教授带队,深入陕西关中地区7个重点县,对当地黄牛开展有史以来最为系统的调查研究。一年之后,调查研究报告发表,首次启用“秦川牛”这个称呼,自此秦川牛成为关中黄牛的专用名称。在随后的几十年间,从邱怀到昝林森,都致力于选育更优良的秦川牛。
昝林森教授率领团队选育出了秦川牛肉用新品系,筛选出了“安秦”“和安秦”等优势杂交组合(秦宝牛),选育提高后的秦川牛发生了巨大变化,符合国际专门化肉牛品种的基本要求,生长速度 、屠宰率和净肉率均较秦川牛原种提高了25%以上。
“把一个地方黄牛品种开发成一个主导产业 ,实现了由育种到餐桌的全产业链开发,让无数群众受益,在陕西乃至西北肉牛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昝林森告诉记者,西农围绕秦川牛产业化开发,还按照肉用选育方向修订了《秦川牛》国家标准,制定了《秦川牛及杂交后代生产性能评定》国家标准和陕西省《秦川牛标准综合体》,并通过和地方政府合作,促进肉用秦川牛的群选群育和产业化开发工作。
让土豆披上了“五彩嫁衣”
“不但颜色看着赏心悦目,口感也非常好。”采访中,多位学子告诉记者,当天品尝的彩色土豆让他们大开眼界,原来土豆也可以这么漂亮。这些土豆除了好看还有什么特点?记者采访了西农培育彩色土豆的陈勤教授。
来到陈勤的实验室,原来不起眼的土豆,都披上了红、紫、黑、黄不同的颜色。记者了解到,这些彩色土豆是陈勤历时十年培育的结果,他是国际著名的马铃薯遗传育种及种质资源创新科学家,中国国家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首席科学家。
陈勤介绍说,彩色土豆和普通土豆相比,不仅颜色多,营养成分更全面、营养价值更高,除了具有普通土豆的淀粉、各种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外,还含有一类具有药用价值的物质——花青素和多酚等高抗氧化活性物质。一块红色马铃薯的花青素含量相当于4颗蓝莓。普通马铃薯中的多酚含量极低,而彩色马铃薯的多酚含量是普通的5-6倍。花青素和多酚是目前防治疾病、维护人类健康最直接、最有效、最安全的自由基清除剂,具有增强血管弹性、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生等作用。
据了解,一般情况下一个新的土豆品种需要12-15年才能培育出来。陈勤先后主持或参与育成的彩色马铃薯新品系有9个,其中有4个是在西农短短几年间培育而成。这中间究竟有何秘诀?
记者了解到,陈勤团队把传统的育种技术与现代的原生质融合技术相结合,打破了野生马铃薯远缘杂交中的生殖隔离障碍,通过体细胞杂交,创造出新的杂种进行回交,并借助设施农业和多点多地选择,从而加速了育种速度。
“多彩土豆并非一些人所想的转基因食品,它的栽培起源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一带,采用野生彩色马铃薯种质资源通过杂交驯化而来。”陈勤说,他们所选育的9个彩色马铃薯新品系分别为全红、全紫、全黑颜色,生育期有早、中、晚,薯型有长、短、圆,具有高淀粉、高抗氧化剂含量、高产量、高抗晚疫病等特点,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其品质、产量和抗逆性远优于国外对照品种。
原文链接:http://news.xiancn.com/content/2016-12/22/content_3179380.htm?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编辑:0
终审: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