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中国 2024-10-10)
5年来,陕西省延安蔬菜试验示范站专家团队引进番茄、甜瓜、辣椒、黄瓜等蔬果新品种80余个,筛选出适宜延安地区推广的新品种30余个,制定茄子、西红柿、辣椒等5大类蔬菜生产规程,累计培训技术员3650人次、菜农27000人次,延安设施蔬菜面积以每年2000亩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
这是试验示范站首席专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李建明教授带领设施创新团队在广泛、认真调研的基础上,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通过优化棚型结构、研发推广简约化生产和配套栽培技术,筛选多抗品种等,推进延安设施蔬菜由传统迈向现代化。
延安设施蔬菜爆火的背后到底有什么样的“出圈密码”?他们的努力给老区菜农带来了什么变化?这样的热度究竟能够持续多久?
乡亲们尝到了科技甜头
“过去就是土豆、白菜、萝卜。现在不一样了,一年四季都有大量的蔬菜供应市场。即使在最寒冷的冬天,也能吃到新鲜的蔬菜。”40年前就开始种植蔬菜的技术员郑全劳深有感触地说,老百姓不仅挥别了“老三样”,更尝到了科技兴农的甜头。
李建民团队在进行种植研究
20世纪90年代,延安开始发展设施蔬菜。在黄土梁、沟壑占总面积72%的老区,作为新兴产业,设施蔬菜发展势头迅猛。但随着气候变化加剧,劳动力短缺,加之土壤连作障碍、水资源短缺、品种单一等问题逐渐出现,延安设施产业现代化发展的步伐越迈越艰难。
2018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延安市人民政府、安塞区人民政府签订延安蔬菜试验示范站合作协议,着力破解当地蔬菜发展瓶颈问题。作为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陕西省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建明教授带领团队临危受命、积极应战。
长期从事设施蔬菜生理生态、设施农业环境工程、蔬菜有机栽培、现代设施农业园区规划等方面研究工作的李建明团队,针对延安山多地少,传统土墙温室土地利用率低的实际,“量体裁衣”重点设计并推广了12米跨山地日光温室和新型大跨度保温大棚。这两种新型温室土地利用率达80%,可提高温室内光照强度 5.37%,提高室温 4-5℃ ,提高产量 17%以上。
团队创新推出了“新型大跨度双拱双膜保温大棚、水肥一体化、基质栽培、碳基营养及病虫害全程生物防控”的“3+2”技术体系,打破了地理、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的限制,大幅度提升了设施蔬菜机械化水平。通过配套建设土壤深层蓄热、太阳能集蓄热和生物质酿热系统,有效地实现了蔬菜四季生产、全年供应。
5年时间,延安设施农业迈上新台阶。2023年,延安设施农业总产值突破74亿元。其中,安塞区总产值14.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以上,连续两年实现年产值增加1亿元。
设施蔬菜就是金蛋蛋、钱罐罐
菜苗在“枕上”拔节生长,自动喷施水肥,采摘车快捷采摘……盛夏时节,笔者前往位于延安市安塞区沿河湾镇李家湾村的延安蔬菜试验示范站,看到一排排蔬菜大棚鳞次栉比,镶嵌在黄土高坡沟峁之间,令人眼前一亮。
作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特色农业发展的亲历者,李家湾村民、57岁的拓生雄说:“现在手机一键操作,就能实现自动喷灌、通风、检测温度。家里2个蔬菜大棚我也能顾得上、管得了。原来挣的钱是一年赶不上一年花。现在算下来,1年能有两份收入。”
看到电动轨道车自由穿梭在山地日光温室大棚中,菜苗坐上了“过山车”,既省工又省力。这些新鲜事儿让去年转型的“棚主”高晓东对未来充满信心。他蹲在菜苗旁介绍说,基质袋栽培用的是玉米、小麦秸秆,牛羊粪,菇渣,让“疲惫的土地歇口气”的同时,还能有效避免多种病害。
“李建明教授就是我们的科技靠山。设施蔬菜就是金蛋蛋、钱罐罐!”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蔬菜局副局长、蔬菜营销中心主任郭爱军介绍说,目前,安塞蔬菜种植面积7.3万亩,总产量34.7万吨,新型大棚平均收入7.5万元,效益好的每棚收入14万元。
设施蔬菜发展的规模化、现代化、品牌化、链条化程度不断提高,使安塞区成了全省反季节蔬菜稳产保供的重要基地。作为全国山区设施蔬菜面积最大的县区,安塞区先后被命名为“中国果菜无公害科技示范县”“陕西省设施蔬菜综合能力提升示范县”。
安塞区设施蔬菜火了。安塞区所采用的设施蔬菜新技术也像火种一样,迅速播向延安其他地方。
“我种的西红柿通过了有机认证,1斤能卖到10到15元,还供不应求。”宝塔区河庄坪镇刘兴庄村菜农刘浪浪一边清点装箱一边说:“我有2个标准棚,每年收益超过40万元。”
占地500余亩的宝塔区河庄坪果蔬菌省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300余座温室大棚整齐排列。河庄坪镇长李明俯瞰园区,娓娓道来:“我们按照李建明教授团队的要求,建棚标准化、生产机械化、管理智能化、生产生态化,每年经济效益达2000余万元。专家还为我们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乡土人才。”
李建明教授团队以“专家+小院+农户+农业合作社”的特色农业生产运营模式,把科技创新形成的绿色生产力,从延安向榆林,向新疆、青海、内蒙古等地辐射,努力让更多的地方火起来。
学生娃不是来镀金的
夏日的黄土高原,一座连着一座的新型大棚犹如海洋一般泛着蓝色光泽。
设施蔬菜
早上六点,李建明教授团队驻延安蔬菜试验示范站研究生王伟民的闹铃响了……
洗了把脸、套上工服、挽起裤脚、穿上解放鞋、揣着一瓶牛奶和馒头,王伟民跨上农用三轮车,载上同门5人出发了。
引擎发动的声音,打破了李家湾村清晨的宁静。
“我们和东哥约好了,7点地里见。” 王伟民说,“趁着天凉快早点下地,能干一上午。”
“东哥”是安塞区沿河湾镇刘党村村民高晓东。刚开始接触站上的研究生时,他不是很热情,担心这些没下过几天地的学生娃就是来“镀镀金”,没几天就回去了。
刚开始发展山地大棚的他,一开始就遇到了零下26度的极寒天气。李建明教授带领研究生走村串户时结识了返乡的他。“东哥,预报要下雪,记得铺防寒膜。”研究设施能源与材料、驻站近300天的王伟民、乔元不放心,先后打电话提醒高晓东。“黄瓜是典型的喜温植物,要及时清理积雪,温室内设置二膜以增强保温效果。”
智慧农业
为了确保技术指导到位,这两位智慧农业英才专项硕士研究生,和现代农业全产业链专项硕士研究生柴欣如、谭璐雪一起,拿起塑料铲直奔高晓东的山地大棚。一群人忙活了大半天,终于化解了大棚受冻的危机。
从那时起,试验站研究生和当地村民之间的关系更密切了。“时间久了,村民增收了,也接纳我们了。那种感觉,辛苦里透着甜。”乔元深有感触地说。高晓东对这群研究生更是“心服口服”。他连声说,“你们要常来!我种的菜收后给你们带回站尝尝。”
看着研究生学会运用专业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学会跟农民打交道、更经受艰苦环境的历练和考验,导师李建明很是欣慰。从不愿意到离不开,驻站时间最少1年、最长的2年。大地“课堂”让学生们亲身经历了蔬菜产业各个环节,与当地政府、专家、农场主、农户等的深入交流,让学生们对“三农”的理解更深了,也更懂得了脚踏实地、助力乡村振兴的意义。
“扎根农村志不移,广阔天地炼红心。”贴在延安蔬菜试验示范站的对联鲜红醒目。延安设施蔬菜火了,扎根基层的试验示范站研究生在完成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结合农业农村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开展研究,提升了服务“三农”的能力与素质,正展现出蓬勃向上的生机和活力。
在这块热土耕耘了30余年的李建明教授,带领学生把论文写在了广袤的大地上。在延安的田间地头,一年四季都能看见他的身影。冬天菜价最高,也是大棚蔬菜面临各种风险挑战最多的季节。每年春节,他都要专程开车到安塞,给驻站师生们拜年,送上新年礼物,聊聊生活和学习。
“未来,将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将新科技、新产品、新技术送到田间地头,用科技为产业赋能,让科技带动百姓致富。”李建明教授目光笃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