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我校

卓拉:让“看不见的水”有看得见的足迹

(光明日报客户端 2022年7月12日)


“生产这一杯绿茶,会用掉多少虚拟水?”记者端起茶杯问道。

“绿茶需要栽培、采摘和加工,将这些流程综合起来大概已经用了30升虚拟水。”看着记者杯中的绿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青年研究员卓拉思考了片刻认真地说。

虚拟水听起来像是科幻小说里的词,但却是真实存在的。“这种‘看不见的水’不以实体形式存在,而是指在生产农业产品和工业产品过程中被消耗掉的大量的水,这些水被‘内嵌’到我们的日用商品和服务当中,既看不见也摸不着,但我们的日常消费和贸易行为却时时刻刻影响着它们。”对于虚拟水,卓拉解释道,他们把这些“看不见的水”按照生产过程中所消耗掉的“看得见的水”附加到产品上,就是虚拟水。

多年来,卓拉致力于区域农业高效用水科学研究,在作物生产水足迹与区域虚拟水流动方面取得多项重要原创性成果,并被国际专家认定为水足迹研究的关键贡献和重要进展。

看不见的虚拟水加上看得见的消耗水便是水足迹,简而言之,水足迹就是人类活动所产生的水资源消耗。卓拉告诉记者,她所做的工作,就是通过构建和改良一些计算方法,尝试打通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整个环节,从而给出农业节水的更多可行性方案。

相关研究表明,全球水足迹的92%来自农产品生产。在水足迹计算上,卓拉创建的基于土壤水分动态平衡的作物生产水足迹计算方法,在国际上率先解决了多尺度定量表征难题,大幅提高了计算精度,并实现了大区域、长时间的作物生产水足迹定量评价。她将黄河流域近60年来22种主要作物生产水足迹系列数据发布在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中心共享服务平台,上线5个月访问量近4万次,为破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农业水问题提供了一定数据支撑。联合国粮农组织相关报告、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六次气候变化报告也采用了卓拉的相关研究成果。

此外,卓拉还在国际上率先提出将经典局部分析法与蒙特卡洛法相互嵌套,突破了水足迹数据质量分析方法瓶颈,明确了作物生产水足迹敏感因子与不确定性阈值,系统揭示了国家、流域、区域农产品生产水足迹和虚拟水流动的演变过程和响应模式。卓拉的此项研究成果也被中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美国等多国院士和专家学者评价为国际水足迹领域的关键贡献和重要进展。

“农业水资源高效、可持续利用与管理,是保障国家水安全和粮食安全的重中之重。”卓拉说,粮食安全用水应对全产业链的实体水与虚拟水进行统筹管理,运用实体水—虚拟水耦合流动调控方法,提高水资源管理对国家粮食安全的保障作用。

水资源是极其有限的,据统计,全球只有0.3%的淡水资源可以被生态系统和人类直接利用。为了普及前沿的水科学知识,帮助更多人了解“看不见的水”在地球上行走的足迹,卓拉积极推动科研成果“上书架”“进课本”,参与开设国内第一门水足迹相关本科生课程《看不见的水》和慕课《虚拟水与水足迹》,并担任主讲教师。她还参编了国内第一部《虚拟水与水足迹》教材,入选普通高等教育农业部“十三五”规划教材。在北京市科协科普创作出版资金项目支持下,卓拉还出版了国内首部关于水足迹与虚拟水的科普著作《看不见的水》。

原文链接:https://app.gmdaily.cn/as/opened/n/15d64d52e57c4c14889f5859b9db0080

QQ截图20220712161410_副本.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