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我校

敢教大地换新颜 ——黄土高原治理中的杨凌农科力量

《陕西农村报》(2022年7月27日 第04版)

近一半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初步治理,植被覆盖度由1990年的30%提高到60%以上,仅陕西绿色版图就向北延伸了400公里……中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安塞实验站破解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重大难题。

1997年7月29日,我国首个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杨凌示范区成立后,积极践行国家使命,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旱区农业发展需求,持续加强区校融合发展力度,充分发挥农科教资源优势,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和农业发展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谱写了一曲曲奋斗者之歌。

7月19日,在杨凌示范区成立25周年到来之际,笔者来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的安塞实验站一探究竟。

由“黄”到“绿”变奏曲

安塞区沿河湾镇茶坊村纸坊沟流域是安塞站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示范流域。20世纪70年代以前,为保障口粮,这里大量林草地被开垦为农田。由于林草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每年每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流失的土壤高达1.4万吨。

1973年,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科研人员来到安塞茶坊村,建立了水土保持综合试验站,开始对纸坊沟流域进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科研工作者苦心研究,提出土地合理利用综合治理模式,采用“山顶戴帽子,坡上挂果子,山腰系带子,山下穿裙子,沟里穿靴子”的梯层结构配置模式,大胆实践出一条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新路子,使当地的生态环境快速改善。

经过长期治理,纸坊沟流域目前农林草结构为1:25.5:19.1,粮食亩产最高达到了480公斤,林草植被覆盖度超过了80%,土壤侵蚀模降为1153吨每平方公里每年,接近土壤容许流失量(1000吨每平方公里每年)。安塞的山川大地减了“含沙量”,增了“含绿量”,黄土高原换来“含金量”,实现了由黄变绿,黄土地刷出了新颜值。

今年已80岁高龄的苏大爷印象格外深刻:“山上光秃秃,沟里乱石头,年年遭荒灾,十年就欠收。后来国家搞起了的退耕还林工程,保证了我们农民们吃饭的家伙——土地,不会因水土流失而产量减少,现在扬沙少多了,空气也好多了。”

由“欠”到“丰”增产曲

7月19日,示范区成立25周年特别采访组一行前往安塞站看到,腰鼓山下,实验地从山脚到半山坡连绵铺开,处处郁郁葱葱,一派物阜民丰的生动景象。

“基于我们多年观测及实验结果,在15度以上坡耕地进行耕作会加剧水土流失,导致土壤肥力下降,粮食产量降低。”安塞站站长王国梁介绍,此前,安塞站进行的纸坊沟小流域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建设模式、技术,还在杏子河流域及延河流域世行贷款项目中得到推广,得到农户的好评。

据安塞站副站长姜峻介绍,纸坊沟治理之初,平均粮食亩产只有25公斤,村民们生活面临困难。要改善当地人的生活,必须提高粮食产量。在这个过程当中,首任站长卢宗凡研究员提出了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发展完善了水土保持耕作体系。通过综合治理措施,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前,该流域粮食亩产已经达到了158公斤。

同时,为进一步解决农业生产和水土保持的问题,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打消群众的思想疑虑,卢宗凡和同事们在纸坊沟村与5名社员签订合同,开展农业技术推广。为了提高单产,卢宗凡和同事们对“症”开良方,积极引进小麦、玉米、谷子等新品种并调整播种期进行深翻,还适当密植并加强田间管理。一年后,粮食总产量由1万多公斤增加到近1.6万公斤。通过这5户“生态示范户”的“现身说法”,其他村民看到耕地面积减少了,粮食产量反而大幅度增加了,更加坚信植被恢复的益处。杨凌科技的力量使一户带动一户,很快,从“生态户”到生态村,再到小流域,逐步形成了纸坊沟生态治理与农业发展模式。

此外,安塞站科研人员在水资源高效利用、高效设施型农业、林草植被建设模式等方面积极开展示范推广,并取得显著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峙崾岘村人均纯收入从1973年的50元增长到2018年的7000元,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相互促进,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同时为革命老区广大群众脱贫致富和农业高质高效地长足发展开辟了新途径。

从“苦”到“甜”奉献曲

多年来,水保所立足西北、扎根黄土半个多世纪,围绕水土流失治理、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重大科学问题,在黄土高原大地上,留下了余峥、朱显谟、杨文治、彭祥林、山仑、李玉山、唐克丽、卢宗凡、周佩华、田均良、李锐、邵明安、刘国彬等一批批科研工作者的足迹,他们将工作中传承的协作攻关、无私奉献的吃苦精神凝练总结为“黄土精神”,数十年如一日,默默无闻地坚守在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科研一线,为国家创造出一项项重大科研成果。

此外,水保所先后建立了安塞、长武、固原、延安、神木、子午岭、宜川、米脂等黄土高原不同生态类型区的试验研究站(点)或试验示范区。据不完全统计,自水土保持研究所成立以来,以及在杨凌示范区的大力支持下,这里的一代代科研人员,用智慧与汗水助推黄土高原生态保护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仅陕西绿色版图就向北延伸了400公里,延安一带的植被覆盖度从2000年的46%提高到2020年的80%以上,黄土高原综合治理成功经验也为全球生态治理提供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中国方案。

25年来,杨凌坚持政府引导,科教单位、社会组织、涉农企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等推广主体广泛参与,在推动农科教、产学研密切结合方面探索形成了示范推广“六种模式”。在政府的推动下,特别是以大学为依托、基层农技力量为骨干的“大学推广模式”,建成28个永久性农业试验示范站,800多名专家常年依托试验示范基地,在农业生产一线开展科技服务。截至2020年底,累计在18个省(区)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建成示范推广基地350个,推广新技术新品种3000余项。

就是这样一群立志科学事业的人,他们远离繁华与家人,抛开物质享受,脚踩泥土,甘居山沟,不惧孤独,钻研科学,一笔一画地书写着奋斗的诗篇,把专业学科的论文写在试验田里!

原文链接:http://sxncb.joyhua.cn/sxncb/20220727/mhtml/page_03_content_000.htm#page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