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我校

《农民日报》小康路上的农科印记

——陕西杨凌示范区科技助力脱贫攻坚纪实

  

西北农林大学泾阳蔬菜试验站内,专家正在进行辣椒新品种种植实验。 耿苏强 摄

  在云雾缭绕的梯田上,在挂满果实的果林中,在郁郁葱葱的大棚里,农民们都能看到熟悉的“杨凌人”的身影。他们穿梭山林、躬耕乡野在希望的田野上,他们用科技之灯指引帮扶地区群众,讲述着一个个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生动故事。

  近年来,陕西杨凌示范区发挥自身农科教优势,用真功、较真劲、出实招、见实效。不断创新机制,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扶贫开发经验和模式,在产业扶贫、科技扶贫、扶贫扶志等方面确保精准扶贫,印下了一个个鲜活的“农科印记”。  

  科技之灯指引帮扶 农民“心里有底”

  阳春三月,陌上花开。3月24,在陕西省榆林市佳县朱官镇杜家茆村的科技示范推广基地,村民杜支福正在地里整地备播,家里的20亩土地成为科技示范推广基地后,他就找到了养家糊口的“新路子”,每天一心一意地“照看”着这些地里的“金豆子”。

  杜支福告诉记者,2018年10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佳县102个贫困村群众举办科技扶贫专题培训班,既有县域特色产业培育、扶贫政策解读等理论内容,也有优秀扶贫工作点现场取经、分组讨论等实践。“做了一辈子农民,还能走进教室听课、学技术,真是做梦都想不到,那咱就得在学上下真功。”杜支福高兴地说。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陕西省商南县沁园春白茶种植基地负责人王超正在细心侍弄着自己培育的茶叶新品种。王超说,与商南县之前发展的茶叶品种相比较,陕茶1号、安吉白茶等这些新品种抗旱抗寒抗病虫害的能力强,发芽大小整齐,发芽早,内质丰富,氨基酸等含量高。

  王超介绍,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商南县沁园春白茶种植基地成立了茶叶技术推广站以来,通过科技指导,实现了基地与群众抱团发展。目前共带动全县780多户、3500余人年均增收2800余元,有效提升了农民的增收脱贫能力。

  依托区内科研专家平台优势,杨凌根据全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需求,深入推进科技帮扶,构建机制、创新模式、细化举措,用科技之灯指引帮扶地区群众踏上脱贫致富路。  

  加强产业带贫机制 农民“脱贫有志”

  作为陕西省苹果产业技术首席专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赵政阳教授,带领全省20多名省级科技特派员在渭南、铜川、延安、榆林、咸阳、宝鸡等市的苹果产区和贫困县(区),围绕苹果这一陕西区域特色主导产业,开展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工作。白水县苹果产值由5亿多元增加到30多亿元,一大批果农借助科技走上了致富路,科技服务团队还培训贫困户和果农万余人次。

  “自从有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教授的帮扶,樱桃树成了我们的‘摇钱树’!我去年仅靠种植樱桃,收入就超过了5万元!”合阳县金峪镇方寨村村民雷虎激动地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蔡宇良教授带领一批专业技术人员为方寨村设计了“统一购苗、统一栽植、统一管理、统一防治、统一培训、统一销售”的“六统一”发展模式。把“课”讲到田间地头,把技术送到千家万户。如今,方寨村的樱桃种植规模达6300亩,产值超过4000万元。“方寨红”已成为当地一个响当当的樱桃品牌。

  核桃和中药材一直是铜川市宜君县的传统特色产业,杨凌科技力量让宜君绿色产业告别“散养”,传统产业焕发出勃勃生机。

  2020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杨凌以实施“3+X”工程为抓手,持续强化主体带贫,形成了“小板块、大聚集”“小产业、广覆盖”的新格局。 

  科技扶贫行稳致远 农民“志上加智”

  陕西脱贫了。高素质农民马新世说:“脱贫不是目的,小康才是方向。我更关注产业的发展。”

  用自家的地作试验田,杨凌职业农民创新创业园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1000多名高素质农民。本着“做给农民看”“教会农民做”“帮着农民赚”的原则,农民朋友在这里通过承包温室、劳务打工、现场培训、观摩学习,解决了种植难题,学到了新技术。

  贫困山区农民江怡海、阚庆、程荣德等人在创业园培育稀有药材白及种苗100亩,成功培育白及苗8000多万株,目前市场售价每株0.05元,实现销售收入400万元。

  汉中市留坝县,山里的宝贝“西洋参”走出大山,成为“绿色黄金”,留候镇月九村村民周安喜,年收入20多万元,不但脱贫,还致富当了模范。

  他们用行动阐释了“杨凌印记”,培养了一大批种植能手。放眼杨凌扶贫战场,一个个贫困村实现了华丽蜕变,一张张笑脸洋溢在脱贫户脸上……这张“扶贫攻坚地图”,背后凝聚着的是杨凌力量。通过特色鲜明的产学研示范基地,探索形成的技术服务型、基地示范型、科技包村型、专家大院型和企业带动型五种产学研示范推广模式,把扶贫的触角延伸到基层的“末梢神经”。

  截至目前,杨凌已先后建立了344个、覆盖18个省区的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基地面积超过6000万亩,共有5000多项农业高新技术走进了千家万户。初步形成了以基地项目负责人+基层农技骨干的扶贫新模式,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原文链接:http://szb.farmer.com.cn/2020/20200403/20200403_005/20200403_005_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