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科新闻网 2025-10-27)
“这就是那个亩产量超过3000斤的‘陕单930’?”
“对!就是它!”
10月26日上午,久违的阳光洒在第三十二届农高会种子展示交易大市场里,陕西奥瑞丰现代种业有限公司展台前,10多株脱了皮的黄晶晶玉米穗连同茎秆和根围成一个近乎两米高的圆柱,红色与绿色的A4纸围贴在圆柱顶部,上面书写着“陕单930”。
总经理藏喜面对这样的问答,已经记不起来说了多少回了,他仍然不厌其烦地给参观者介绍“陕单930”。
“种这个品种不怕稠,一亩地能种8000多株呢!”
“这个品种不用人掰棒子,机器收,就像机器收小麦!”
“你嚼一下它的玉米粒,硬不硬?这就是它为啥用机器收了后籽粒还很少破碎的原因。”
“你看看它的根系,有八层呢,抓地牢,吸收养分多,所以它抗倒伏还高产!”
“你看这玉米棒,锥形棒,不到20厘米长,你能想象它会把这么多玉米籽粒都背在身上?”
藏喜如数家珍般的给每一位参观者讲述这个玉米新品种的优点:“耐密、抗倒又抗病,轴细、粒深、脱水快,这是一个针对种粮大户量身定做的好品种。”

藏喜(右一)与众人在听薛吉全教授讲“陕单930”
“跟着薛教授团队跑了一个多月,榆林测产我也去了,我就看好‘陕单930’!”藏喜毫不掩饰自己的兴奋。今年65岁的藏喜,从事玉米育种与销售有46年,观摩销售过的玉米品种有上千个,“我认为‘陕单930’是近年来少有的好品种!”
“陕单930”是薛吉全教授团队在国审品种“陕单609”的基础上,利用特殊的群体种质协同创新的方式,历经十年攻关选育而成,是又一个矮秆、耐密、宜机收玉米品种,2024年通过陕西省审定。不久前在榆林市榆阳区的玉米籽粒直收现场测产中,“930”实现亩产1505.3公斤,创下了陕西省的玉米高产纪录。
“今年是玉米品种的大考之年。”藏喜说,榆林地区4月到6月干旱,6到8月持续高温,9到10月又遇连阴雨,在如此恶劣的逆境里,很多玉米都遭了秧,唯独“陕单930”很皮实,杆子硬、棒子黄、产量高,“灾年看品种,‘ 930’交了一份高分卷!”
藏喜算起了账:“陕单930”如果在西北地区推广500万亩,按每亩增产100斤计,每年能多收5亿斤玉米!”正说话间,看到薛吉全教授走来,他喜不自禁,抓住薛吉全的手给参观者说:“这就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薛教授,‘陕单930’就是他带领团队选育的!来来来,请薛教授给大家讲讲‘930’!”
现场不断有河南、新疆、陕西等地的群众与薛吉全教授在“陕单930”成果柱前合影,藏喜很自豪。半个小时后,得知薛教授就要去参加中国农科新闻的直播,他赶紧与薛教授握手告别。
“‘陕单930’,春播、夏播都能行!”藏喜在展台前大声吆喝着,转过身,他满怀深情地对记者说:“希望‘930’为中国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作出更大的贡献。”
原文链接:http://www.nkb.com.cn/2025/1026/51039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