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我校

让金银花真正成为群众的“幸福花” 西农女研究生过了方言“四级” 扶贫路上收获多

f48e38a3861121691ea644_副本.jpg

图为朱文超(右二)与合阳县王村镇南王社区村民一起包糖糕

西安新闻网讯 “在乡村这个广阔平台上的收获还有很多很多,我只感叹时间过得太快。”1月12日,朱文超接受采访时这样说。这个女孩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2018级农村发展专业硕士生。2020年6月,朱文超作为学校第五批研究生助力团17名成员之一,赴合阳县王村镇挂职科技副镇长,开启了一段有声有色的青春岁月。

和村民说话靠“翻译”

初到王村镇,镇党委副书记分配朱文超一些录入数据、撰写新闻稿等基础性工作。“作为一名文科生,这些工作对我来说得心应手。”朱文超说,这些十分枯燥且难度系数较低的工作,让她躲进了“舒适圈”,一躲就是一个月,直到第一次主题月活动召开。

但是,第一次走上“前线”朱文超就“败下阵来”:她去走访包联的贫困户张小艳,语言差异造成的“沟通障碍”犹如一只猛虎,挡在她前行的路上。尴尬中,她只好求助同行的南王社区党支部书记辛健学帮忙翻译。

“这次经历对我触动很大。”朱文超说,听不懂群众语言怎么开展工作?挫败感油然而生,仿佛自己真的就是个文字员——只会做纸面工作。她常年在外求学,以往恶劣的环境、艰苦的生活“挺”一阵就会过去,适应一段时间就会习惯,但这一次要想攻破合阳方言这道“终极关卡”,确实有些望而生畏。

方言过关 融入当地生活扶贫效果好

合阳方言属陕西关中方言的分支,保留了不少古汉语中的古音古语,节奏偏快。作为一个南方城市姑娘,朱文超感觉,“语言的鸿沟似乎把我和周围人远远地隔在两端,彼此都在努力表达,可谁都没听明白对方。”

每次入户走访,朱文超只能拜托同事帮忙,有同事曾打趣说:“小朱镇长,得给你配个翻译员啊!”朱文超羞愧难当,决意“拿下”合阳方言。

“慢慢地,我发现我能听懂合阳方言了。”她高兴的说,“合阳方言六级听力我不敢说,四级我肯定是过了!”

对于身处基层一线的干部来说加班熬夜是常事,下乡入户是常态,朱文超也真切地体会到了基层工作的辛苦。

但是基层工作只有“苦”吗?朱文超说,有辛苦,但更有甜蜜。她曾在挂职日记本里写过这样一句话:“今天收到了一根黄瓜,开心!”朱文超说,这根黄瓜是她包联的贫困户张小艳给的,虽然只有一根,但她从中感受到自己被合阳群众的认可。

这样的认可给了朱文超力量与责任。在一次下乡调研中,了解到尧头社区计划栽种1000亩金银花发展扶贫产业,朱文超就结合当地人文社会文化和产品性质,帮助设计出“莘扶花”的品牌名称,“莘是指古莘国,寓意金银花来自合阳县,扶是扶贫产品,这个名称的谐音就是‘幸福花’。”

她联系团内成员刘千瑞设计品牌logo,撰写金银花项目简介,还邀请母校园艺学院马建祥老师、林学院马亚团老师开展技术培训,对接食品学院雷宏杰老师帮助研制金银花饮料等。在渭南·合阳消费扶贫暨农产品加工投资贸易洽谈会上,她由科技副镇长变身金银花产品“推销员”,让金银花真正成为群众的“幸福花”。

学会了方言,融入了当地生活,干部群众把朱文超这些城里来的高材生看成了自家人,第五批助力团在半年时间也给合阳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交上了一份厚重的答卷:全团累计走访调研农户295人次,联系专家开展技术服务92人次,对接开展基层培训28场受众3764人,协助完成规划项目14项。助力团因此被合阳县授予农业科技服务奉献奖。

她说:“这段收获‘壮我筋骨,长我才干,鼓我后劲’,是我毕生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