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 2022年9月26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新时代教育发展要“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以下简称“五人”教育工作目标),彰显了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是对教育功在当代的全新定位。“五人”教育工作目标本身发挥着五重重要的功能。
一、引领教育发展方向
教育工作目标是国家根据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提出来的教育工作未来目的的具体化,是教育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国教育工作的根本价值取向。“五人”教育工作目标发挥着引领教育方向的功能,主要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在宏观层次上,教育工作目标引领中国的教育事业和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在微观层次上,其引领的是各级各类办学单位和机构的办学目标,也就是在社会主义教育全局中,办学单位或机构的教育发展定位、目标的问题。
历史表明,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实现“五人目标”,实现凝聚人心和造福人民的伟大事业,使教育实践工作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性质。教育事业的大方向是明确的,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所有办学单位和教育机构都必须遵循这个方向。面对新形势下的新挑战、新困难,必须站稳这个根本的立场。而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就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作为我国教育最鲜亮的底色,必须始终坚守这个底色。一方面,从个体角度,用直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成才成德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另一方面,从教育整体角度,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从教育的实践看,教育工作目标决定了教育和教育工作的具体开展,教育工作的实效塑造了教育单位或机构、教育管理单位或机构的特色和地位。办学单位和教育管理单位会根据所处的行政区的自然环境、资源禀赋、政策制度、发展规划来办学,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基本要求基础上,不断落实完善人格、培育人才和开发人力的独特功能,既保持教育底色,又突出自己的办学特色。
二、指导教育具体实践
教育工作目标包括教育目标和教育工作目标两个主要部分。教育目标就是指所培养的人才应达到的方向和规格,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为社会所需的人,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评价和反馈教育效果的根据;教育工作目标是指具体化和实践化的教育工作所要达到的标准。具体化和实践化的教育工作包括为顺利实现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所确定的目标,以及所承担的业务、任务和进行的劳动。
“五人”教育工作目标以明确的方向和指向,成为新时代中国教育和工作的结果导向,规定了教育及其工作“为了什么”,直接指导了教育及其工作的当下安排,即当下该“怎么办”。其指导机制和逻辑就是“当下教育和工作能否实现既定目标”。因为“五人”教育工作目标本身具有指导功能,这为现实的办学和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具体来说,狭义层面上,“五人”教育工作目标指导学校的教育教学与教育管理,通常包括各级各类办学单位和机构的教学工作、教学管理工作(含教务管理、教学质量评估管理、教学督导等)、招生工作、毕业生就业工作、学籍管理工作、党团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含奖贷、学生会社团等),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目标则是符合本办学单位情况的、与国家教育方针一致的、不断追求更好的教育质量。广义层面上,指导学校教育工作之外的涵盖了各级党和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涉教事务与管理工作。
三、规定教育工作范式
“五人”教育工作目标的另一个功能就是规范功能,它的功能机制是“当下教育及其工作如何实现既定目标”。教育之所以有规律可言,是因为教育及其工作的开展有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性、实际教育及其工作的规律性。教育工作目标发挥其规范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在教育及其工作者还没有认识到教育规律时,教育工作目标则引导教育工作者探索相应的工作方式方法,制定可操作的工作流程、进度规划和更细致的目标、组织安排等;其二,在基本认识教育规律但因为没有遵循规律而实施了背离教育规律的方式方法情况下,既定的教育工作目标就会进行纠正和规范,以调适教育及其工作的现实需要;其三,在工作方式方法滞后或不适合实际工作需要时,明确的教育工作目标则会推动工作范式的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时代“五人”教育工作目标,契合当前中国正加快实现向经济强国跨越的背景,以及国家需要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和人才资源开发长效作用的需求。要坚持规范各个办学单位和机构以及各级管理单位的工作统辖于“五人”目标下,特别是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的大教育工作目标下,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动能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换。同时,在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背景下,也规定了教育工作要传承文明、增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断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要求。从而形成教育工作驱动硬实力与软实力共进、眼前发展与长远利益共通、个人成长同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共融的范式。
四、评价教育工作实效
评价是常见的一种社会活动,教育评价是教师、教育管理工作者经常进行的一项活动。“五人”教育工作目标本身就是标准,既是评价宏观“教育工作是否达标”的定性、方向性的标准,也是评价教育工作中实操层面具体量化指标制定依据和执行效果的标准,因而具有评价教育工作实效的功能。即评价是否最大范围地凝聚了人心;在坚持发展性、全面性、明确性和过程性原则下是否有利于学生完善人格;是否充分发挥了开发人力和培育人才的重要作用,服务于国家的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是否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进而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当然,“五人”教育工作目标在发挥评价教育实效功能时,也还只是一个方向性、目的性、原则性的笼统标准,在贯彻落实过程中还包含了细化而具体的目标和指标体系。具体来说,评价的工作也至少包含了各级各类学校关于学生的教学工作、教学管理工作、招生工作、学籍管理工作、学生日常管理工作、毕业生就业工作等;关于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教师发展提升工作、教师管理工作、教师招聘工作、薪酬管理工作等;关于教育管理的教育领域思想政治、意识形态工作、教育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教育重大政策和体制改革方案,协调解决教育工作重大问题等内容。
五、标识教育时代使命
教育具有客观规律性的同时也具有历史性和时代性,不同国家和同一国家的不同时代教育的方针和目标是不同的,“五人”教育工作目标的提出体现了新时代对教育提出的新使命、新要求。回顾建党百余年的教育发展历史,在建党后28年的早期探索时期,主要体现了对教育工作人本价值理念的认知与践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前29年的曲折前行时期,教育工作中主要表现为教育工作人本价值理念与工具价值理念的博弈;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回归拓展时期,教育工作逐步向人本价值理性回归并拓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逐步上升到了教育根本问题的高度,凸显人本价值,更加关注人本身的素质教育和人的自由完整发展。可以说,每个时期背后都蕴藏着独特的教育观念,折射出教育旨归的变化轨迹,也酝酿着新时代教育工作目标生成的历史必然性。
当今时代,从世界整体而言,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但是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人才培养与争夺成为焦点。就中国而言,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中国教育不断发展,总体水平已经进入世界中上行列,步入提高质量、优化结构、促进公平的新阶段,但还不能完全适应国际竞争的新形势新需要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新要求新期盼,教育支撑引领创新发展和服务国家对外开放大局的能力还亟待提升。
总而言之,以上五重功能是“五人”教育工作目标的基本功能,同时,其还具有承载教育具象目的、彰显教育发展规律等功能。对于“五人”教育工作目标功能的认识越是深入,越能够认识其在教育中的重要价值,也越能表明我们对教育规律的把握。
(作者分别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林雁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