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焦点

“西安事变”中的西农

  编者按:“西安事变”也称“双十二事变”。1936年12月12日,以张学良为首的东北军和以杨虎城为首的西北军(也称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军),在陕西临潼以兵谏逼迫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这是一次震惊中外的重大历史事件。事变前夕,农专就有学生参加了1936年12月9日在西安举行的纪念“一二九运动”一周年及停止内战向蒋介石请愿的游行示威活动。今天是“西安事变”79周年,刊发此文,以缅怀我校师生在抗战中所做的贡献。

参加“一二九运动”一周年纪念及游行示威活动

 发生在1935年12月9日的 “一二九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和北平学联领导的一次大规模的北平青年学生参加的伟大的抗日救国运动。在中共中央提出的“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政治主张的影响下,近万名北平学生举行了大规模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并很快得到全国学生响应。随着学生运动与工农的结合,一个全民族的抗日救亡的风暴席卷全国,各种救亡团体纷纷成立。1936年2月,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成立,并很快扩大到全国各地,在以后的抗日救亡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一二九运动”之后,1936年,在全国学生抗日活动发展的高潮中,国民党当局为缓和矛盾,召集全国各地中等以上学校代表去南京“聆训”。西农推选学生陈志远、王天岳,教务长涂治代表学校参加。1936年1月15日,各地代表由教育部部长王世杰带领到国民政府行政院参加由秘书长翁文灏主持的“聆训”。会上,陈志远代表学校发言,质问政府既然讲救亡,但为什么不支持学生的救亡活动,反而进行镇压。此事传回学校,师生抗日救亡激情更加高涨。

  此后,“七七事变”发生,随着平津地区大学的西迁,组成的西北联大农学院(即原北平大学农学院)与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西北农学院。原北平大学农学院参与“一二九运动”的青年不仅为西农的抗日救亡增添了新的力量,还把北平学生高扬的爱国主义精神与激情带到了远离大城市的陕西武功张家岗的西农校园,促进了西农抗日救亡活动的新高涨。

  “西安事变”发生前夜,西安地区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1936年12月9日,即“一二九运动”一周年纪念日这天,在西安地区举行由西北各界救国联合会、东北民众救亡会、西安学生联合救国会等发起的一万多人参加的纪念大会和游行示威,遭到军警百般阻难并发生枪伤学生事件,后学生队伍到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处及陕西省政府等各处请愿,并准备步行前往西安以东临潼华清池蒋介石驻地请愿,要求结束内战,一致抗日。张学良将军为保护学生无辜牺牲,保证三天之内会有具体行动,劝阻学生勿再前行。

  在这次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请愿活动中,当时在西安东关竞存小学等地举办抗日及宣讲新文字救亡训练班的黄长龄等一批西农学生也都积极参与其中,给在农专校的学生以鼓舞。

关注“西安事变” 拥护中国共产党和平解决事变的方针

  西安“一二九运动”纪念游行请愿三日之后,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发生。农专师生从收音机里收听张学良、杨虎城将军关于停止内战,抗日救国八大主张。为了进一步了解“西安事变”的真相,西农辛树帜校长即派学校教务长涂治、秘书长杨亦周及教师李道煊、高职部主任刘安国等人到西安,走访“抗日联合临时西北军事委员会”及“西北各界抗敌救国会”负责人了解情况。涂治等回校后在师生大会上报告走访经过,介绍了中共坚决反对新内战,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基本方针和主张,得到师生拥护。当时学校国文讲师兼高职普通科主任李树芳还抱病给同学们作报告,对事变前因后果,张、杨兵谏内幕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作了精辟介绍和分析,增进了同学们对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认识,增强了抗日救国的信念。

  期间,辛树帜校长还应东北军将领马占山将军之邀,前往西安西京招待所参加“西安事变”有关商谈,并见到了中国共产党到西安协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周恩来同志。

  西安事变发生后,西农师生通过各种渠道深入了解事件变化,增进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迎接全民合作抗战的到来。

组织红军参观团 赴云阳慰问红军

  “西安事变”后,西农暂时停课。在急切了解“西安事变”的过程中,师生们还十分关注并想多方了解有关中国共产党的情况。12月20日前后,由水利组学生黄绪森、王伟生等发起组织,60多名师生参加的红军参观团(后改名为慰问团),前往泾阳县云阳镇一带慰问驻当地的红二方面军。由于这次慰问活动是秘密行动,大家分散从武功车站(今杨陵火车站)上车,到咸阳下车后,三两结伴,过了泾河,师生才聚集在一起。快到目的地,领队宣布排成队伍,打出慰问团的大旗。到云阳镇已是当日下午三四点,由红二方面军政治部主任朱瑞同志出面接待。他对慰问团的师生说:“你们是我们长征以来第一次接待慰问的大学生,我们十分高兴,热烈欢迎你们……”晚饭后,慰问团参观了两个连队,发现战士们衣着单薄,大部分只穿一件薄棉衣,没有穿棉鞋的,穿棉裤的也很少,但精神却十分饱满,男女歌声此起彼伏。为了欢迎慰问团的到来,红二方面军在戏台前燃起了篝火,贺龙司令员亲自接见了慰问团全体人员,和慰问团师生一一握手,询问大家的姓名、年龄。

  座谈会开始后,贺龙司令员向大家介绍抗日的艰巨性和长期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红军抗日政策。朱瑞和红军几名负责同志也插话询问慰问团情况。贺龙同志介绍朱瑞时说,朱瑞同志是一个学生物的大学生,留学法国,去过好几个国家,既是一位科学家,又是一位政治家。通过座谈,慰问团全体成员深受教育,不仅对抗日和红军的情况有所了解,也知道了在红军队伍中也有很有学问的人。

  由于部队有紧急任务半夜已出发,第二天慰问团起床后,只有留下的一位红军干部和慰问团告别。之后,慰问团师生分散回到学校。

建立中共西农地下党组织

  “西安事变”发生后,1936年12月13日,消息传到农专,师生反应强烈。在校方商量应对时,新文字研究会、学生自治会决定派陈志远、黄绪森去西安了解情况,并设法与“西北各界救国联合会”(西救)、抗联司令部联系。他们冒着大雪到西安后,在慌乱中找到了设在国民党陕西党部所在地的“西救”,但未能见到负责人,又到西安东北军总部,因无介绍人也未能得到接见。可在此时,陈志远在寻访中找到了东北军学兵队中共地下党组织,随即参加了学兵队。后来学兵队中的地下党员被分派到东北军工作。由于东北军发生了六十七军军长王以哲被害事件,原学兵队队员又被部队收了回来,成立了青年训练班。青训班党组织受东北军特委领导。在此期间,中共陕西省委已成立。1937年二三月间,青训班开到咸阳,在此,陈志远将西农的活动向党组织作了汇报,党组织肯定了农专活动,并商讨了在西农发展地下党员等事项,要求陈志远写信告知黄绪森、黄荣第来咸阳会面。

  黄绪森、黄荣第接信后,几经周折,利用学校组织参观的时机来到咸阳,与青训班党组织和已参加了学兵队的西农李焕章同学(后到延安改名李烈,抗日战争中牺牲)接头,根据他们的志愿,填写了入党志愿书,由陈志远、李焕章介绍,黄绪森、黄荣第(原名金鉴)办理了入党手续,后二人回农专等候消息,不久,党组织派人通知黄绪森,已批准二人为中共党员,确定了在西农建立党组织。从此开启了农专最早的中共地下党组织建设和发展的局面。据校史资料统计,抗战期间,学校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师生共有53名。

  来源:《西农抗战记忆》一书,略有删减。

编辑:0

终审: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