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焦点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20)初心不改 奋斗不止

——访50年代主持学校基建工作的水利系教授张自恺


张自恺和他设计的2号楼

  张自恺,1929年出生,1951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土木工程系,同年分配至西北农学院水利系,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曾任西北农业大学农田水利及建筑工程设计室总工程师。195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9年获陕西省科协授予的“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主讲“理论力学”“房屋建筑学”“农业建筑学”等5门课程,主审《理论力学》,参编《农业建筑学》,发表论文7篇,培养硕士研究生3名,主持学校基建工作多年,设计房屋约20余幢,约2万余平方米。

主持西北农学院基建设计与施工

  1953年初,张自恺被学校指派到西北农学院总务处主持基建设计与施工工作。当时,学校准备筹建1号、2号教学楼、水工试验室和台阶教室。为了做好基建总体规划,1954年10月,副院长王振华带领张自恺、教务处周嘉林、总务处杨笃、院办张昆等5人,先后赴北京、沈阳、哈尔滨调研学习。11月初返校,由张自恺负责提出总体规划方案:即以3号楼为南北主轴线,向北、向东、向西一定范围为教学行政区;正北和东北为学生生活区;东南为教授区;西南为教职工生活区;西北为运动场和工厂区。

  在1、2号教学楼设计、建造过程中,张自恺注重设计要与3号楼建筑风格一致,实用大方。因为经费有限,采用了坡屋面设计,加大了建筑物的体量,提高了房屋防寒隔热性能,色彩选择与3号楼一样,主要采用清水砖墙,2号楼勒脚采用了水泥砂浆粉刷,两座小楼均采用红色机瓦,使1、2、3号楼的色彩更协调,也更具有特色,就像一个高大雄伟的老者旁边站着两个头戴红帽的小伙,看上又精神、又朝气,很清新。

  在当时国家经济不发达、物质奇缺的情况下,张自恺请西北工学院同学帮忙开展混凝土配比制作试验,少花了许多钱。为减少施工时偷工减料的行为,他和参加施工的几位同志几乎天天泡在工地,有时到晚上10点,最终不辱使命,完成了1号、2号教学楼的设计和施工任务。

改善教职工工作和生活条件

  1986年,张自恺被调往水利系,主持农业建筑专业开办,从1987年开始,在基建处大力支持下,当时学校主要建筑的设计由农田水利及建筑工程设计室负责。作为设计室总工程师,除了掌控全局,还承担主要建筑设计任务。多少个夜晚,他苦苦思考、绘制施工图到深夜。当时,只有一个信念——为改革开放尽力,为改善教职工工作生活条件出力,也为办好农业建筑专业奠定基础。

  在第一个设计任务——亦乐园设计中,首当其冲的就是如何处理主入口问题,为了确保主入口处有较大空间、宏伟气势和精美装修,张自恺等参考大型宾馆的入口设计,把入口处第一层和第二层连成一个空间,从而使整个建筑主立面的美化更协调、更和谐。

  仅有三层的幼儿园,由于建筑紧靠东环道、地形呈L状,因此美观和安全便成为设计的主要矛盾。设计中,主楼外墙面窗户上采用三角形、矩形和半圆形等积木式装饰,房屋最上层增加亭阁、文体室屋顶采取城堡式布置,激发儿童的愉快心情和美好的想象力。为了确保安全,有亭子的屋面外墙确保达到必要的高度,城堡式文体室的城墙垛之间设置有防爬栏网。

  教职工活动中心的设计难点是直径大于20m的圆形舞厅屋面薄壳设计,手头没有这方面的资料可供参考。二级注册工程师席丁民硕士运用扎实的力学知识顺利完成了任务。电气设计工程师王庆玺巧妙运用灯型配置,使大厅顶棚色彩艳而不俗,光质亮柔兼顾。

着力抓好新专业的教与学

  在完成建筑设计的同时,张自恺狠抓农建专业教学建设理论联系实际,使设计、施工和教学密切结合。

  农业建筑专业基础课主要有“结构力学”“房屋建筑学”“砖石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等。由于建筑工地都在学校,有关课时老师常在工地现场讲解,学生可以经常到工地现场结合实际学习,不仅有兴趣,也学的牢、学的深。当时,张自恺带着学生在施工现场看瓦屋面、砖墙、楼梯门窗等的构造,学生反映现场一看就明白一大半。因此,接触和了解实际是学生发现、提出问题的基础,通过问题引起思考,进而激发学习动力,增强学习信心,同时,通过掌握的理论解决更多、更新的问题。因此1990届到1993届农建专业共毕业120余人,四届中没有一个厌学的,也没有一个留级的,学习成绩平均中上等,毕业后多数人在建筑行业做出了一定贡献。

  1993年,张自恺退休了,此后与蒿迈道一起在西安市郊为农民企业家设计建造牛舍。虽然已至耄耋之年,但时刻关注党中央提出的小康社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注学校双一流大学建设步伐。他说,作为一名教师,我当不了“战斗员”,也应该当“宣传员”,当不了“宣传员”也应该当“助威员”,当不了“助威员”也应该当“观察员”,力求生命不息,努力不止。
       

编辑:张晴

终审:郭建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