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焦点

【巡视整改进行时】(87)将巡视整改成果转化为事业发展强大动能

2024年10月,校第四届党委第五轮巡视第一巡视组对水建学院党委开展巡视工作,11月21日正式反馈巡视意见。意见反馈后,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将巡视整改作为完善治理体系、提升办学水平的重要契机,以立德树人的使命感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责任感,扛稳抓牢政治责任,以巡视整改赋能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提升政治站位,坚决扛起整改主体责任

一是思想高度重视。巡视反馈会议当天,学院党委立即召开党委扩大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校党委和巡视组的要求和部署上来。会议还进一步梳理汇总了巡视反馈的问题,成立了以我和院长为双组长的巡视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统筹推进整改工作。

二是积极细化方案。意见反馈后,学院又先后4次召开党委会、党政联席会、专题民主生活会,深入学习巡视反馈意见,精准制定整改措施。针对影响制约学院发展的机制性、瓶颈性问题,积极邀请有关校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来学院现场会商、精准指导。针对校内巡视反馈的4个方面、46个具体问题,学院党委坚持问题导向,逐条剖析根源,结合民主生活会整改、审计整改、党内主题教育等工作统筹制定71项整改措施,确保整改任务全覆盖、无死角。

三是严格责任落实。为确保整改成效,学院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在整改方案中对每一条整改措施逐一明确完成时限、责任领导和责任人员。班子成员分别牵头认领,其中党政一把手牵头60%以上的整改任务,党支部书记、系室主任、学科带头人、科级干部积极参与整改。并对因岗位调动的院领导牵头或参与的整改任务,及时调整责任领导,确保整改不断线。

二、深化理论武装,推动学用结合走深走实

一是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坚持党委会会议“第一议题”制度,在党委会上首先围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省、校党委重要决策部署等内容开展学习研讨;紧密结合中心工作,围绕《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关于深化“四个有组织” 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 加快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农业大学建设步伐的实施意见》等内容安排组织中心组学习和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着力提升学习实效。

二是主动开展顶层谋划。全面梳理学院“十四五”成果,核心指标达成度预期达到78%;初步完成“十五五”规划编制前期预研,确定8个方面任务目标;积极参加“十五五”国家重大项目立项,参与农业农村部主导的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重大科技专项战略研讨和技术预测报告编写,确定33项技术备选清单;参加示范区与水利部科技司领导座谈,对水利部谋划的“十五五”国家水网重大科技专项,组织提交6个领域19项创新技术需求,并推荐8名项目专家为“十五五”争取重大项目奠定基础。

三、突出核心作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一是认真履行党管人才主体责任。一把手带队赴新加坡、日本国际知名高校,以及武汉、长沙、成都等国内一流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人才招聘宣讲,组织面试4场,引进教授1人、青年教授1人,人才副教授1人、直聘副教授3人,预聘制教师1人、全职博士后2人。积极谋划和支持各类人才申报,推荐申报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青年拔尖人才项目2人,国家级人才计划博士后项目1人;推荐申报博士后创新支持计划2人、特别资助项目5人、面上资助项目4人。获批国家级领军人才1人、陕西省科协青年人才托举计划1人。加强青年人才实践锻炼,选派4名青年教师赴安塞水土保持综合试验站等单位开展实践技能锻炼。

二是持续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量。组织师生党支部先后与西安音乐学院、南杨110千伏输变电工程临时党支部、科研院党支部等联学联建;以党建双创引领师德师风建设和基层党建工作质量提升,入围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新增校级样板党支部2个,获批学校党建双创项目2项、全国党的建设研究会等课题2项,申报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1个,支持“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和“强国行”行动。

三是加快学院文化建设。在全面总结90周年校庆成果的基础上,成立水建学院校友会,成为学校第一个以学院为单位的校友会。院领导率队赴武汉走访湖北校友会水建分会,在昆明成立云南校友会水建分会;联合校团委建成青年运动史长廊,完成学院大楼导示牌建设;在清明节、青年节等时间节点开展清明祭奠、组织召开五四青年晚会,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四、服务行业需求,打造特色优势学科体系

针对学科发展不平衡、学科团队设置偏细偏小等问题,学院党委聚焦国家发展战略,综合研判电气工程学科发展前景与短板弱项,锚定电气工程学科前沿,组织学科骨干先后前往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延安市宝塔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等相关高校和企事业单位调研交流学科发展、师资引进、学科应用、市场需求,在行业高校招聘宣讲,初步遴选2位电气工程学科相关的博士研究生。在全面分析农业水土工程二级学科建设现状的基础上,牵头与机电学院、信息学院建立农业工程一级学科共建会商机制,每年不定期召开学科发展务虚会,就学科发展方向、研究重点、平台建设、成果凝练等工作开展跨学院研讨,共促学科提升。邀请相关校领导、示范区水务局参加学院2025年工作务虚会,围绕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师资队伍建设等深入研判机遇与挑战,全面梳理学院师资队伍现状,研讨筹划人才队伍建设、学科专业优化和学科团队调整方案。

五、聚力有组织科研,激发创新团队整体效能

围绕国家需求,强化重大项目的策划和组织培育,增强团队科研能力。制定《科技创新团队培育和青年人才成长激励暂行办法》,每年自筹经费100余万元,持续支持若干创新团队和青年人才;明确以项目或成果为依托的成员合作关系,鼓励跨学科组建团队;要求团队牵头申报国家级重点项目,推荐申报国家级人才项目,强化与行业、企业的多元化合作,积极争取横向课题。目前首批5个创新团队和13名青年人才已获资助,组织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合作项目1项、青年科学家项目1项;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4项,获批16项,其中获批面上基金数创历史新高;组织申报各类成果奖励12项,其中牵头申报省部级奖3项。

六、坚持立德树人,构建卓越人才培养新范式

积极开展智慧水利、智能建造等新专业建设,举办AI赋能专业与课程建设专题研讨,联合中国大学慕课、智慧树、超星等公司启动智慧类课程建设工作,强化人才培养质量;聚焦产科教融合,申报水利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申报项目5项,获批国家一流课程3门,立项校级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研究项目11项;主编出版省部级规划教材2部,本科生发表科技论文16篇,获批国家专利及软件著作权14项。持续推进学位点建设,获批陕西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1项、陕西省课程思政精品课程和教学团队(研究生教育类)1项;7名博士研究生获批留基委联合培养博士资助、2项研究生成果推荐至陕西省参展学科竞赛。积极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构建“书记院长示范讲、班子成员覆盖讲、专业教师融入讲”的三级宣讲体系,实施“就业包干责任制”, 2025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位居全校前列。

通过巡视整改,学院党员干部、师生群众的思想认识得到新提升,工作作风实现新转变,事业发展取得新成效。下一步,学院党委将坚持目标不变、标准不降、力度不减,持续抓好长期整改任务落实,建立健全常态化长效化机制,真正把巡视整改成果转化为推动学院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学校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郑伟系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