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焦点

【陕西日报】四代人50年的坚守

VBVK%@PR$5[E{_~5R]ZFR4R.png
安塞试验站(资料照片) 受访者供图

一提到安塞,很多人便想到安塞腰鼓。飞扬的尘土中,陕北汉子系着“白羊肚手巾红腰带”,以刚劲奔放的舞姿,展现着黄土高原特有的风情。

如今,情况已大不相同。曾经“风沙茫茫满山谷”的黄土高原变得山清水秀、绿意盎然。

这背后,离不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安塞水土保持综合试验站(以下简称“安塞试验站”)科研工作者50年的坚守与付出。

选址十孔窑洞  茶坊村来了科研工作者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期以来,黄河的泥沙含量很大。

“黄河的根本问题是水沙不协调、泥沙含量大,泥沙主要来自黄土高原。当时的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尤以黄土丘陵沟壑区为最。”11月10日,88岁的安塞试验站首任站长卢宗凡说。

为了研究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整个过程及其规律,从而进行有效治理,1973年,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在黄土高原地区选址建站,开启水土保持综合研究新征程。最终,他们选择在延安市安塞区沿河湾镇茶坊村所在的纸坊沟流域开展工作。

“纸坊沟流域是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该区域土地类型多样、资源丰富,适宜开展典型性、代表性研究。我们的科研人员就驻扎在茶坊村,将试验站建在这里。”卢宗凡说,科研工作者把村边的十孔窑洞作为工作生活的落脚点。

现任安塞试验站站长的王国梁到站上已经23年了,他将青春献给了这里。“2000年,我刚到站上时,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打土钻取土,测定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水分含量。我们每天8点上山,中午饭就吃带的馒头和咸菜,吃完继续打土钻。”王国梁说。

在朝夕相处中,安塞试验站的科研工作者与当地群众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纸坊沟村村民康占鹏告诉记者,安塞试验站第二任站长刘国彬带着学生做科研期间就吃住在他家。在刘国彬的指导下,康占鹏不仅学会了科学种地,还成为带动周边村民共同致富的设施农业“土专家”。

“只要去杨凌,我一定会去水保所看望老师们,这么多年从未改变。”康占鹏说。

四代人坚守  科学研究硕果累累

从建立到现在,安塞试验站共历经4任站长。50年来,四代科研工作者接续奋斗,在长期定位监测、科学研究、示范推广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工作,受到广泛赞誉。

长期定位监测是野外站的重要职能之一。50年来,安塞试验站主要围绕水土流失、植被恢复、农田生态系统3个方面,水、土、气、生4大类37个指标开展监测,形成了“坡面—小流域—县域—延河流域—黄土丘陵区”的监测体系。

“得益于长期定位监测工作的开展,安塞试验站入选中国科学院野外台站、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农田生态系统试验站、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国家农业科学农业环境观测实验站。”安塞试验站副站长王兵说。

安塞试验站开展的水土流失长期监测工作为国家水土流失治理提供了科技支撑:

明确了植被恢复的过程和驱动机制,提出了植被建设的原则、方法和标准,为国家实施退耕还林(草)及近自然修复政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并在全国推广;

首次提出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的概念、内涵和发展模式,构建的纸坊沟生态修复模式,为我国现阶段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提供了实体样板;

构建了黄土高原6个类型区林果经济型、果农生态型等生态经济协同发展模式,使黄土高原生态服务价值增速提高15%—20%。

此外,安塞试验站在国际合作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积极探索,连续15年举办培训班,为发展中国家培训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技术人才。

传承接力  为黄土高原“披绿装”

11月15日,突降大雪,尽管道路湿滑,车辆无法通行,安塞试验站副站长姜峻还是克服困难,徒步上山开展气象观测试验。

“通过不间断定位监测,我们可以获取准确的科研基础数据,了解生态系统的变化趋势。”姜峻说。

这已经是姜峻以站为家的第33个年头了,他把根扎在这里,目睹了安塞试验站的发展变化。“从300多平方米的十孔窑洞,发展到现在占地15.7亩、建筑面积8700平方米的综合试验站,安塞试验站一路走来十分不易。”姜峻感慨万千。

“安塞试验站4代科技工作者的默默坚守,离不开‘厚重朴实、协力攻关、求实创新、无私奉献’的精神。如今,尽管各种条件好了,但几代人坚守和传承下来的那种精神不能丢。”姜峻说。

王兵对安塞试验站同样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于2007年来到安塞试验站读博,参加工作时又选择了安塞试验站。“我对试验站有着无法割舍的感情。我的科研工作是从这里开始的,也想一直在这里做下去。”王兵说。

面对未来,王国梁信心十足:“安塞试验站将以人才建设为抓手,重点围绕黄土高原人工林结构改造与多功能提升、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与流域整体功能、特色农作物引种和农田生态系统质量提升3个方面开展工作,为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