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聚焦院处

资源环境学院2007年国际合作科研推广成绩喜人

  平常耕耘苦寂寞,年终回首乐开怀。岁末年初,记者从资环学院获悉,即将过去的2007年,资环学院国际合作与科研推广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国际合作取得新进展。2007年,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瑞典、奥地利、俄罗斯、德国等国的专家学者来学院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达34人次,为学院师生举办学术报告及座谈会20余场。经费达20万英镑的中英两国可持续农业联合协作项目“改进养分管理,减少非点源氮污染,改善陕西农户生计”进展顺利;“中英可持续发展与环境创新中心”在两国政府的支持下正在积极筹备之中;奥地利维也纳农业大学研究生代表团应邀请来访,实现了中澳研究生的深入交流,促进了学院研究生的教育培养。

  科学研究工作硕果累累。2007年,学院共申报各类项目62项,获批22项,命中率达35.5%,获批经费近1235万元,到位经费620多万元,其中科研经费497万元,推广经费近123万元;973项目课题“不同类型区土壤侵蚀过程与机理”全面启动,到位经费近176万元;获批国家科技部支撑计划协作项目2项;获批国家基金项目4项,完成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总结验收;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申报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关中平原农田循环生产综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已通过评审,该计划总经费1285万元;启动“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1项,项目经费280万元;8个省攻关项目通过验收;14个学校科研专项通过结题验收和中期进展检查。

  李生秀教授主持的“黄土高原旱地土壤氮素循环与氮肥合理施用理论和技术研究”获2007年度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该项目紧密结合农业生产实际,在黄土高原旱地土壤氮素循环和施肥理论与技术等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旱地农业施肥技术,研究达到了国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

  科技示范与推广工作产生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合阳甘井镇万年村苹果示范园原来亩产1千公斤、优果率仅45%,经过科技指导,提高到亩产3千公斤、优果率达80%以上,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洛川、宜川、富县富硒苹果试验示范面积达2万亩,效益超过普通农户苹果种植户收入的5到6倍。由同延安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的陕西省测土配方施肥工程也取得了显著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资环学院王云峰副院长告诉记者:“开展国际合作是资环学院的传统优势,近年来,学院领导创新思路,开拓新的合作与交流渠道,国际科研合作交流取得了明显成效。通过加强国际间合作交流,一方面,搭建国际平台,使优秀人才能走出去,引进来,能将国外先进的技术、理念吸收进来;另一方面,也提升了学院的科技创新能力,同时学院在现有的教学科研条件基础上,合理整合资源,引导与鼓励广大中青年教师积极申报科研项目,形成了以项目建设为基础,以试验基地建设为依托,科研推广工作不断加强的良好局面,学院的科研水平与科技示范、服务社会功能进一步增强,产学研得到了有机结合。”

  展望2008年,资环学院人满怀信念,他们表示,学院将加强高质量人才引进工作,特别是加强海外优秀青年教师的引进,将学院建设成一个能适应知识创新研究与高层次人才培养相结合的研究平台,使国际交流工作再上新台阶。


9月4日,由资环学院同延安教授和英国洛桑试验站Davids.Powlson教授共同主持的中英两国可持续农业联合协作项目“改进养分管理,减少非点源氮污染,改善陕西农户生计”正式签约。(资环学院提供)

 
院乡合作“硕果累累”(资环学院提供)

 
9月12日,受益农户和公司敲锣打鼓给学院送来锦旗和苹果。(资环学院提供)

责任编辑:杨耀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