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社会学2011届本科毕业生升学和就业工作形势喜人。
社会学2011届本科毕业生升学率创下53.57%的新高。56名毕业生中,有19人保送研究生,其中6人保送到北京大学1人,华中科技大学2人,吉林大学1人,山东大学等各校。另有10人考取研究生。毕业生林沛同学已收到英国杜伦大学录取通知书,将出国攻读硕士学位。
社会学2011届本科毕业生目前就业率已达96.15%。大多数同学找到专业相近或对口的工作,有的还签约到专业的调查公司。
按照我国传统思维,社会学专业知识范围广、内容杂、学问深,是一个相对比较“冷门”的专业,学生就业比较困难。近年来,人文学院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积极探索本科教学新途径、新方法,坚持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模式,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大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院经常举办考研、就业和各类学术讲座,坚持不断地开拓学生视野。为做好就业宏观指导,先后举办“如何打造职业化求职材料”、“面试中常见问题应对”、“优秀毕业生经验交流”等就业指导报告会和经验交流会,及时在学院网站开辟“优秀毕业生访谈”专栏,为毕业生树立朋辈榜样,还在学院网站和宿舍楼下开辟就业信息发布专栏,方便大家及时了解就业信息。此外,建立导师制,加强师生联系,引导学生积极报考名校。
优异的成绩也得益于同学们的合理定位和刻苦努力。本届毕业生大多数在大二下学期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在对学校及学院专业优势及相关政策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积极进行学业、职业生涯规划。各班自发组织有关大学生活规划的各类主题班会,邀请专业课老师、辅导员、班主任讲解就业形势、考研保研知识以及报考公务员、选调生的政策、流程等各类问题。成立各类兴趣小组,组织“即兴发言”、“求职自我介绍”、“模拟面试”、“考研心理调适”、“热点问题讨论”等系列交流活动,同学们参与热情高涨,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学院的辛勤培养和同学们的不懈努力,换来了社会学优异的升学率和就业率。保送到北京大学的段冰同学说:“感谢这四年老师们的无私帮助和谆谆教诲,我会继续努力”。院长付少平教授表示,学院今年本科就业工作又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更加坚定了我们做好工作的信心。学院将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质量,立足自身特色,为社会输送更多优秀的人才;要引导学生学好专业知识,夯实基础,进一步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做到活学活用。同时,希望同学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未来要走的路。
责任编辑:杨耀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