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17日,第九届国际有毒植物大会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农业大学隆重开幕。本次大会由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和内蒙古农业大学共同主办,西北大学生态毒理研究所和西北大学西部毒害草研究中心协办,会议支持单位为美国农业部有毒植物研究中心。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法国等国家的40余位国外专家和100余位国内专家、学者及研究生代表参加了本次盛会。本次大会以有毒植物与畜牧业发展及其开发利用为主题,围绕全球有毒植物研究进展,有毒植物天然毒素及系统影响,有毒植物的药用价值与产业开发,有毒植物的生物学、毒理学与生态学研究进展,有毒植物中毒与毒草灾害防控,其他与有毒植物相关问题的探讨等6方面进行了为期3天的学术研讨。
动医学院赵宝玉教授及其科研团队参加了本次会议并作报告。路浩讲师作了“中国西部草原重要有毒植物的危害及防治对策”、吴晨晨讲师作了“甘肃棘豆诱导SD大鼠大脑神经细胞凋亡通路研究”和王姗姗硕士研究生作了“中国西部天然草地疯草生态及动物疯草中毒综合防控”大会报告。此外,赵宝玉教授及其科研团队还通过壁报形式进行广泛学术交流。由于赵宝玉教授及其科研团队在中国有毒植物生态学、生物学及动物有毒植物中毒病研究领域做出的突出贡献,被大会组委会授予杰出贡献奖。
我国有着丰富的有毒植物资源,大约有1300多种有毒植物,隶属于140多个科。这些有毒植物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研究有毒植物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及其开发利用、揭示有毒植物致毒机理、探讨有毒植物对畜牧业生产的影响因素、开展有毒植物开发利用研究,从根本上认识理解、科学评价、合理调控和可持续利用有毒植物资源,对于发展区域经济、保障生态安全、维护民族团结和边疆安定具有重要意义。
国际有毒植物研讨会每四年举办一次,轮流在世界各大洲召开。本次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召开的“第九届国际有毒植物大会”,以“有毒植物与畜牧业发展及其开发利用”为主题,十分贴近我国草地畜牧业的发展实际。会议期间,国内外专家学者共同探求有毒植物的合理防控、有毒植物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理论与实践,针对有毒植物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商讨有毒植物可持续利用的发展战略,将对促进我国深入开展有毒植物相关领域研究,形成具有特色的有毒植物管理与利用模式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终审:杨耀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