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我校33名的新入职辅导员在秦岭脚下开始为期三天的体验式拓展训练,他们在系统的素质拓展项目中重新思考,并在思考中共同探讨如何当好一名辅导员。
我是什么?
你能战胜自己吗——辅导员们面对的第一个素质拓展项目是高空挑战,培训师说“这个游戏的目的在于,用这种高难度的任务来模拟我们遇到困难时的表现和状态,你是果断勇敢的,还是犹豫胆怯的?你能否克服胆怯,战胜自我?”
辅导员王婷挑战的是高空断桥,她说:“如果平地上有这么宽的坑我都会腿发软,跨不过去,估计我是完成不了了,先试试吧。”她艰难地爬上八米的高空,面对一米多的断桥果然两腿发软,汗如雨下,足足犹豫了二十多分钟,“在跨过去的那一刹那,我对断桥的恐惧瞬间就消失了,其实并不难,只是自己把困难放大了。”
辅导员王倩茹是一个瘦瘦小小的姑娘,挑战的是攀爬高空圆木,她说:“我看别人爬得那么艰难,再看看我自己的体型和身体素质,我都不打算参加了,后来咬咬牙硬着头皮上吧。”在队友们的鼓励和欢呼声中,她完成了这项高空挑战!
你是哪种动物——在讲解如何正确认识自我时,培训师用老虎、孔雀、猫头鹰、考拉四种动物,象征支配型、影响型、谨慎型、服从型四种性格,进一步分析了这四种性格在面对挫折和赞美时的心理特点,并通过科学的测试题让每位学员测出了自己的显性性格特点和隐藏的性格特质。
“哎呀,太准了!我就是一只考拉,但我的隐藏性格竟然是老虎,小心我的虎性暴露出来哦。”辅导员辛翔风趣地说,“这个对于辅导员来说是很有用的,尤其是在你的学生遇到困难时,你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相信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团队是什么?
在三天的培训项目中,辅导员们始终以团队的状态呈现,在一个又一个团队任务与一次又一次团队竞争中,大家对于团队精神有了更加清晰和深刻的理解。
“五个团体游戏”是辅导们员在素质拓展中首先接触到的团体项目,在总结与分享中,领航者队队长刘毅说:“一个团队想要赢得胜利,需要队长有领导力,队员有服从力,同时依靠集体的智慧创新方法,推敲细节,细节与技巧往往是赢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辅导员孙巍在“猜数字”团体游戏中感悟颇深:“这个游戏需要团体制定严格的规则、大胆预期、信任队友,辅导员工作也是同样的道理,对于政策文件首先要吃透,明确传达信息,对于学生可能会出现的状况要有心理预期,最后还要信任学生干部,这样才能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工作。”
“很多时候,有主意比不断寻求一个好主意更重要!”学生处副处长张海成对于辅导员们在“神龙秘藏”游戏中的表现与总结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他说,辅导员在工作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尤其是外出带队的紧急时刻,迅速作出决策往往比找出一个最佳方案更能扭转困境。
情感是什么?
如果有一天你成了盲人,或者变成了哑巴,你会怎么办,你对世界的认识,你对周围人的感受会不会完全不同?在“角色扮演”游戏中,一部分辅导员扮演盲人,另一部分辅导员扮演哑吧,在轻松舒缓的音乐中,培训师引导大家打开记忆的阀门,唤醒模糊的情感,然后由哑吧搀扶着盲人完成一段黑暗与沉默的旅程,安全回归。
“音乐声响起的时候,我的眼前浮现的是我爱的人,我的奶奶,我的姐姐,还有我初恋时的女朋友,她们都在对我微笑,我听到有些女生在低声的哭,虽然我没有流眼泪,但我的心里是很难过的,心里在哭。”辅导员孟立东深情地讲。
“我扮演得是盲人的角色,哑吧仔细地带我走完了那段黑暗路程,我没有受一点点磕碰,在黑暗中我清晰地感受到了他温热的体温,有力的双手,对我的保护,或许当我们的眼睛看不见的时候,我们的心会更加明亮,更能感受到细微的温情与感动。”辅导员王婷说话的时候声音有些哽咽。
“有很多辅导员经常埋怨学生不听话,自己的付出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如果你没有学生父母付出的多,就不要觉得委屈。”辅导员刘毅感慨。
8月19日晚,辅导员们乘车返回学校,为期三天的体验式素质拓展完满结束,这三天里辅导员们通过系统的训练,学习到了科学的、可操作性强的管理知识,学会了正确认识自我,同时也接受了情感与心灵的洗涤。
“我们本着知行合一的理念对新入职辅导员进行岗前培训,体验式素质拓展是岗前培训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一个重要环节,它与之前的理论知识培训相得益彰。一方面让新入辅导员对学生工作有了初步的了解,另一方面也能让大家怀着饱满的热情和良好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当中!”张海成总结道。
终审:杨耀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