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聚焦院处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地协同  助力合阳县心理健康教育提质增效

为深化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建设,推动各学段心理育人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11月15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陕西省合阳县教体局联合举办合阳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人员专业技能提升培训会。此次培训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服务基层、贯通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心理育人体系统筹发展的具体实践,全县180余名中小学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人员参加。

600.png

马克思主义学院充分发挥高校人才资源和专业优势,针对合阳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需求,精心设计培训课程。培训特邀心理发展与教育中心符丹教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李牧锦进行专题授课,涵盖全县所有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人员,包括班主任、德育主任、专职心理教师等多岗位教育工作者。

符丹老师的《积极心理学赋能中小学教育》以“将积极心理学从理论转化为可操作的‘教育工具箱’”为主线,系统阐释了积极心理学如何为中小学教育注入新动能。她指出,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成为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建筑师”与“教练”,通过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实现从“问题干预”向“成长赋能”的转变。

李牧锦老师以《非语言疗愈工具在学校心理课堂中的使用》为题开展体验式工作坊。作为长期致力于青少年情绪健康教育的心理工作者,她将“涂鸦疗愈”与“情绪敲击”进行整合,形成了独特的“绘画+情绪”双向干预路径,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早预防、早识别、早干预”的工作,提供了可应用、可复制、可推广的方法体系,有助于进一步丰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具库,构建更具温度与科学性的校园心理生态。

通过现场体验“艺术心理”和“情绪保健操”等实操工具,教师在学生心理状况观察、及初步干预方面的有了全新的认识。教师不仅掌握了情绪识别、象征性表达与情绪转化的关键技巧,也感受到非语言工具在构建安全课堂、增强师生连接、促进学生情绪稳定方面的高效性。

学习后,一线心理老师表示:“操作简单,实用性很强,可以用在心理社团和日常的课间。”

本次培训是发挥高校资源优势、服务地方基础教育的重要举措,通过“理论+体验”的模式,有效提升了参训教师在学生心理观察、情绪识别与初步干预方面的实操能力,为合阳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提供了专业支撑。下一步,将持续深化与合阳县的教育合作,通过系列专题培训、个案督导与资源共建,进一步支持地方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共同筑牢青少年心理健康防护网。

编辑:王学锋

终审:刘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