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建设世界的一流农业大学”为目标的引导下,结合教务处本科课程国际化的要求,暑期,植保学院经过多方论证和筛选,聘请印度德里大学国际知名教授:Indranil Dasgupta,开展了植物病毒学国际课程。该课程也是拔尖创新型卓越农林人才项目实施的重点内容之一。
精心策划,细致安排。该课程共计 2周32学时。虽然授课时间不长,但课程自提议到论证到实施得到校院两级领导及工作人员的精心策划和细致安排。为保证课程的系统性,同时又能兼顾借鉴国外教学经验,最大限度的体现暑期课程的灵活性和规范性,植物病毒学课题组授课老师与Dasgupta教授多次沟通商定了暑期课程的授课内容和进度。课程采用全英文授课,根据学生接受能力确定授课的广度和深度及授课教授指导相结合的全新课程体系。并根据学生反馈,每次课后及时调整授课内容与进度,在帮助学生了解专业知识的同时提升英文听说读写能力。
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课程伊始,Dasgupta教授给同学们介绍了德里大学, Dasgupta教授告诉同学们,他非常珍惜这次来中国任教的机会,也很渴望和同学们进行深入的交流。他的真诚和热望感染了参与暑期课程的每一位同学。课程中,几乎每个学生都保持100%的出勤率,课堂气氛活跃。在教学实践环节,Dasgupta教授带领同学们在炎炎烈日下田间观察病毒症状,课下还同学生们一起观看9月3号的阅兵大典。Dasgupta教授说他去过不同的国家讲学,但是没有哪个地方的同学给他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他会带着这份美好回到印度。
感受深刻,收获颇多。这次暑期课程不仅让同学们了解了印度的风土人情,历史和地理,更让学生了解植物病毒学的基础知识和科技前沿的最新发展。同时也让植保学院植物病毒学课程团队深刻认识到推进课程国际化不仅是提高教学内容的国际化和信息化,更重要的是建设课程体系的国际化。植保142班宋斯雨表示,这次宝贵的学习经历不仅仅提升了我们的英语听说能力,它更开阔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体会到植物病毒这门学科课趣味性和研究的必要性,也让我们体验了一种不同的教育方式。它必定是我大学四年生活中非常珍贵的一段回忆。植保143班高承宇说:这门课程,给我开了一扇门,一扇关于微观世界的门。
编辑:杨远远
终审:薛建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