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聚焦院处

【食品学院】3篇论文进入ESI国际排名前1%

  近期,Thomson Reuters文献情报中心引证检索报告表明,我校食品学院岳田利、王云阳、李忠宏3位教授的论文被引次数进入农业学科全球前1%,被ESI高被引论文(Highly cited Papers)收录。

  岳田利教授团队完成的论文“Adsorption of food dyes from aqueous solution by glutaraldehyde cross-linked magnetic chitosan nanoparticles”发表在《JOURNAL OF FOOD ENGINEERING》2014年126卷第133页至第141页。

  该研究主要以两步法制备获得的磁性壳聚糖纳米材料为核心,开展了水溶液中食品染料吸附去除研究,并构建了基于磁性纳米功能材料的食品染料吸附去除动力学及热力学模型,制备获得的材料对食品染料展现了良好的吸附分离特性,为食品工业中废水污染及染料去除提供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支持。

  论文链接:

  http://apps.webofknowledge.com/full_record.do?product=WOS&search_mode=GeneralSearch&qid=3&SID=2Bjcp3u7L9CK3I3hjOo&page=3&doc=23

  李忠宏教授研究组完成的论文“Affinity Adsorption of Lysozyme with Reactive Red 120 Modified Magnetic Chitosan Microspheres”发表在《FOOD CHEMISTRY》2014年145卷。

  该文报道了利用一种廉价的染料(活性红120)为配体,构建了基于磁性纳米材料的高效蛋白质分离模型,该吸附剂对鸡蛋清中的溶菌酶表现出良好的分离特性。

  论文链接: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308814613012065

  王云阳教授课题组完成的论文“Developing Hot Air-Assisted Radio Frequency Drying for In-shell Macadamia Nuts”发表在《FOOD AND BIOPROCESS TECHNOLOGY》2014年第7卷 第1期第278页至第288页。

  该文进行了澳洲坚果射频干燥的试验研究。采用频率27.12MHz、功率6kW的射频加热系统,选用3个温度和3个电极板间距进行组合试验,确定了最佳的温度和极板间距。热风辅助射频干燥相对于常规热风干燥节约时间一倍以上。对干燥曲线进行非线性回归分析,Logarithmic模型拟合热风辅助射频干燥动力学效果最好。对干燥过程中坚果过氧化值和自由脂肪酸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热风辅助射频干燥澳洲坚果,干燥速度高、均匀性好、环保,很有潜力用于工业生产中。

  论文链接:

  https://apps.webofknowledge.com/summary.do?product=WOS&search_mode=GeneralSearch&qid=19&SID=3CrDnl2nROmUgVm5MM1&page=

  背景介绍: 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是由世界著名的学术信息出版机构美国科技信息所(ISI)于2001年推出的衡量科学研究绩效、跟踪科学发展趋势的基本分析评价工具,是基于Thomson Reuters 《Web of Science》所收录的全球11000多种学术期刊的1000多万条文献记录而建立的计量分析动态数据库。ESI已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普遍用以评价高校、学术机构、国家或地区国际学术水平及影响力的重要评价指标工具之一。通过ESI,研究人员可以系统地、有针对性地分析国际科技文献,从而了解一些著名的科学家、研究机构(或大学)、国家(或区域)和学术期刊在某一学科领域的发展和影响;同时科研管理人员也可以利用该资源找到影响决策分析的基础数据。

  “ESI 高被引论文”是指相比同年、同学科发表的其他SCI或SSCI论文,被引用次数进入全球前1%的论文,此类论文通常在相应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影响力,是研究成果得到学术界大量关注的体现;同时,也是学科建设评估指标体系中重要的指标之一。

编辑:付文婷

终审:薛建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