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提高学生培养质量,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是学生培养努力追求的目标,在就业压力日益剧增的今天,如何做好2016届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工作,如何提高人文社科类学生的就业几率和就业质量,人文学院积极筹划,全面辅导,帮助毕业生走好第一步。
统筹规划,有序推进。学院多次召开毕业班班主任就业专题会议,就2015届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做汇报介绍,2016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做详细部署,要求全体班主任辅导员要在掌握学生就业意向的基础上,加强择业就业、研究生考试、公务员考试、选调生选拔、自主创业等指导工作,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各个时期、各种资源和机会求职。各班也陆续召开就业主题班会,在学生层面上督促学生做好自身定位,提升毕业生就业主人翁意识,督促其积极就业。
开拓市场,拓宽渠道。学院先后赴江苏、上海、青岛等地开拓就业市场,邀请就业单位入校招聘,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同时在大二大三便选拔出部分学生赴吴江、张家港、广东、青岛等地上岗实习,通过加强其对岗位的认识、实习前的培训和考核、实习后的反馈和评价等途径,为学生职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详细摸排,掌握信息。截止到目前为止,学院已对毕业生完成3次就业摸底,后期将确保一到两周的就业意向滚动,数据在第一时间反馈到院领导及班主任手中,随时做好变化群体的服务工作。目前就业意向统计数据中推免占16%,考研占40%,考公务员、事业单位等10%,找工作30%,自主创业2%,出国2%。
推送信息,直通现场。广范围、多渠道、全方位、多层次、有步骤推进就业信息市场化,协助学生快速、准确获取海量就业信息。安排专人搜集各大高校人文社科类招聘信息,通过学院网站就业专栏、毕业生QQ群、飞信群、微信等方式,定期推送到不同群体手中。学院已累计开通就业直通车10余次,今年将继续安排就业老师专人负责,统计学生意愿了解学生需求,免费将学生送到西安高校、人文社科就业联盟招聘会现场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和便利。
分类指导,有的放矢。在全体学生层面上,召开就业动员大会,邀请就业指导中心老师讲解国家、学校的就业形势和政策;针对保研学生群体,对其意向学校摸底,积极利用校外导师、同学、校友等资源,同时邀请知名大学走进学院进行现场宣讲及面试,提高学生保研成功几率;对考研学生群体,系主任、专业老师齐上阵,帮助学生分析自我,合理制定目标,同时班主任、辅导员定期进宿舍、自习室给学生加油鼓劲,增加学生自信心;针对考公务员、大学生村官、事业单位等学生群体,邀请华图教育、京佳教育等机构,进院面对面授课,提高学生的笔试和面试技能;针对找工作同学,邀请知名企业、专业人士进校园,举办模拟招聘、简历撰写、简历大赛等职场技能培训活动。
编辑:杨远远
终审:薛建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