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聚焦院处

【离退休处】感受发展变化 追求精神快乐

——水保所校区服务中心组织80岁以上老寿星就近参观纪实

  近日,水保所校区离退休职工服务中心和校区离退休职工党总支,共同组织80岁以上老寿星24人,参观游览了杨凌正在建设中的渭河湿地公园和杨凌现代农业创新示范园,并体验了崔西沟农家乐。

观渭河湿地公园 感受杨凌新变化

  上午8:30分,老同志集体乘车从水保所出发,前往正在建设中的渭河湿地公园。沿途一幅幅新区美景,一片片园林树木,映入老人们的眼帘,老同志由衷感叹园林杨凌的魅力。

  杨凌渭河湿地公园,位于杨凌渭河东段河道,是在渭河整治河道、堤防和修建人工湖工程等基础上兴建的。公园水面积达3000余亩,也是本地最大的生态湿地。在河堤岸美丽典雅的景观台,老同志居高临下,放眼望去,渭河湖面开阔,波光粼粼,水鸟在空中飞翔,小船在水中飘荡,湖心岛草木茂盛,岸边植物色彩绚烂,远处沙洲清晰可见,近处亭台点缀其间,不同时期种植的各种树木一眼望不到头,红、黄、绿多种颜色的树叶深深交织在一起,在宽阔的河堤景观带中延伸,把堤防、河道装扮的五彩缤纷、色彩斑斓。水面、园林、堤防路相互衬托,使得渭河湿地公园,俨然一幅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的生动画卷。老同志身临其境,无不心旷神怡,一种满足和幸福感顿时呈现在脸上。

  据一位正在施工的老师傅说:杨凌渭河湿地公园,规划的起点很高。大家正在加紧为杨凌人民营造具有现代风格的休闲性湿地观光游乐公园。老师傅的一席话,让老同志对渭河湿地公园有了更多的憧憬与想象。昔日孤独流淌多年的污水河,正在焕发着新的生机。大家纷纷以此为背景拍照留念,见证渭河的变迁。

游现代农业示范园 感受高科技之美

  随后,大家又乘车前往杨凌现代农业创新示范园。当车驶入新建的宽阔而美丽的杨凌大道上,经过横跨铁路公路的高架桥段时,老同志们纷纷向车窗外眺望,尽情地欣赏着颇为壮观的百米宽大道和两侧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

  大约10点30分,到达杨凌现代农业创新示范园。

  创新示范园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占地1300亩,景区建有工厂化育苗馆、梦幻花卉馆、无土栽培馆,现代农业创意馆、西部特色馆、南方果树馆和超级菜园等,老同志由西向东逐馆参观。

  馆内的各种植物、花卉、果蔬等千姿百态,美不胜收。还有形象生动、意境各异、匠心独具的实物造型,深深吸引了老同志。在花卉馆,老同志更是惊叹不已,尤其是万紫千红的花柱、花墙,更让人心潮澎湃。工作人员步履不停的为大家取景拍照,当看到老同志幸福的笑脸与美丽的花团锦族融为一体,如同一幅现实版的“中国梦”公益广告,就连忙按动快门,记录下这难忘的瞬间。

  通过对渭河湿地公园和现代农业创新示范园的实地参观游览,老同志们对陕西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四个杨凌”的奋斗目标和国家设立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区的重要意义,有了更加全面、真实、客观的认识和了解。

         体验农家之乐 过好晚年生活

  不知不觉已到了中午12点,也到了吃午饭的时间,大家便驱车来到活动的最后一站,体验崔西沟生态民俗村颇负盛名的特色风味小吃,还原过去人们围在一起端着大老碗吃饭的场景,让老同志重温曾经的记忆,重温旧时的美味。24名老人欢聚一堂,吃着别有滋味的“八大碗”,说说笑笑,欢乐无比,忘记了一上午观光带来的疲劳。

  84岁的黄福珍研究员深情地说,杨凌的环境越来越好,城乡发展越来越和谐,单位又这样关心我们,工作人员和支委们把服务工作和活动又搞的这么出色,我们一定要努力过好晚年生活,真正做一个乐于生活的现代老人。

  83岁的周佩华研究员说,其实,老人们的需求并不多,只是希望有一些交流,有一些欢愉,有一些释放心灵情感的场合。

  听了几位老同志的讲话,党总支书记卢宗凡研究员这样说:现在老人们不愁吃、不愁穿,但吃饱、穿暖之余干啥,不能只坐在家看电视,在活动室打麻将,或者靠在墙角晒太阳,他建议校区服务中心每年能多举办一些形式多样的活动,尤其是便于高龄老人参加的聊天、休闲等活动,使老同志之间多一些情感上的交流,让老人们特别是75岁以上的高龄及空巢老人们的心灵得到更多的精神慰藉。

编辑:王学锋

终审:薛建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