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的雾霾终于从西农的上空散去,校园又恢复了往日的清朗。北校西区雕塑和南校南苑餐厅前,一条条飘扬的红丝带格外引人注目。12月1日,第28个世界艾滋病日,校医院的医务人员和志愿者们正忙着向好奇又有些羞涩的同学们讲解艾滋病防治的基本知识。
北校西区雕塑宣传教育
南校区南苑餐厅前宣传教育
艾滋现状知多少
艾滋病的学名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意为一种疾病的多种症状和体征,是一种危害性很大的传染病,其本身并不至死,发病者多死于肿瘤等严重的并发症。校医院社区办主任崔灵绸告诉我们:“我国已经进行了艾滋病疫苗的4轮研究,但均以失败告终,世界范围内也还没有根治艾滋病的特效药,目前只能通过治疗来控制患者病情的发展。”
据了解,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进行传播,日常生活中和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握手、吃饭,乃至共同生活均不会被传染艾滋病。据有关资料显示,中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约15%为15-24岁的年轻人,艾滋病的低龄化现象必须引起我们的警惕,校园已经成为艾滋病防治新的战场。
校医院社区办主任崔灵绸呼吁,希望同学们增强防范意识,艾滋病就在我们身边。同时,她还提到,艾滋病性传播过程中有A、B、C三个原则:A是不希望大学生发生性行为,B是无法控制大学生性行为的发生,C是发生性行为的双方不能保证对方性行为的规范性。这三个原则就注定了校园防艾道路的是艰难而曲折的。
我校艾防宣传啥
当被问及对艾滋病的了解时,信管2班的史力铭苦笑着告诉记者,关于艾滋病的相关知识基本都是从书本上获得的,对更深入的细节则不是十分清楚,平时自己也不好意思去问家长大人。
不清楚,不了解,恐惧即来源于此。针对这种现状,校医院借助于世界艾滋病日这个契机,专门邀请到了陕西省高等学校卫生保健协会秘书长梁志静,于11月30日晚作专场报告,为同学们普及艾滋病防控的相关知识,此外还专门购买了3000册艾滋病防治知识读本,按宿舍发放,将知识直接送到同学们面前。在12月1日当天,校医院更是准备了4000个安全套,免费为过往的同学发放。
活动现场向学生免费发放避孕套
“不要害羞,都是男孩子嘛。”活动现场,一位医务人员笑着把一盒安全套递给一位男同学。“我们希望通过发放安全套这种方式,主动送安全上门,从源头上阻断艾滋病的传播。”校医院副院长张明科说,加大艾滋病防控的宣传力度,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这样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学生的健康。
艾滋防控该咋做
面对当前年轻男性艾滋病感染率不断上升的现状,张明科告诉我们,现在大学生缺乏科学的性知识,且性意识比较单薄,同性之间的接触也相对较多,有些男同学就会受人诱导,发生不安全的性行为,并因此不慎感染艾滋病。“希望我们同学能主动了解相关的知识,避免自己受到伤害。”
外国友人了解艾滋病防治知识
电气141班的刘伟表示,知识读本对她有很大的触动,通过对知识读本的学习,她了解到了如何正确看待艾滋病,一旦接触到艾滋病病毒的携带者,应该用怎样的态度去面对他们,“我们大学生应主动去了解艾滋病。”
机电学院122班的张忠轩对艾滋病的宣传活动有着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传统以展板为主要宣传载体的方法已经有些过时,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应当充分利用多种媒体进行宣传,借助QQ、微信等网络平台,做到艾滋病防控知识宣传的常态化。
发放艾滋知识手册
北绣举办“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报告会
凝聚力量,攻坚克难,控制艾滋,让我们共同携手,了解艾滋,摆正心态, 通过校医院老师分发的小册子和知识讲座,不再谈“艾”色变,让我们将鲜红的红丝带飘扬在蔚蓝的天空中。
参与活动的老师与同学合影
图片由凤岗通讯社记者贾瑱、颖毅、玄霖、宛婷、楷棋拍摄
编辑:靳军
终审:薛建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