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提升本科教学质量和水平,12月11日农学院召开了主题为“崇尚教学,追求卓越”的本科教学研讨会。学院领导、系主任、课程负责人以及相关教师参加了会议。
总结提升 崇尚教学统筹发展
会上,海江波副院长介绍了学院教学工作进展,汇报了学院近些年来所承担的特色专业建设、植物生产类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农学试点专业综合改革建设、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及模式研究等重大教学改革项目所取得的成就,对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从教学顶层统筹设计、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建设、教学团队、课程建设、实验室及基地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作了系统说明,总结了学院本科教学的经验和成效,摆出了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在的难点和瓶颈因素。希望全院师生能够为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有效开展建言献策,以人为本,追求卓越,在全院形成崇尚教学的良好氛围。
建言献策 集思广益追求卓越
与会教师聚焦本科教学的难点和瓶颈因素,畅所欲言,建言献策。
张保军教授指出,学院要围绕卓越人才培养目标,做好拔尖创新型和复合应用型两类卓越人才培养方案,并要注重可操作性和示范引导性,同时要结合人才培养目标,既加强硬件建设,更要注重软件建设,特别是激励机制和督查机制建设。刘曙东教授提出以下建议:以设立‘卓越班’,从2014级农科类学生开始,结合高考成绩和一、二年级学分成绩,充分考虑学生意愿,选拔15-20%的优秀学生进入卓越班,培养名副其实的卓越人才。
惠安堂书记强调:学院为本科生设置的赵洪璋创新基金,可以给予卓越班的学生倾斜,鼓励优秀的学生开展创新创业素质训练。学院积极探索基层教学组织的建设工作,更加注重基层教学组织的运行管理和考核工作。奚亚军教授认为,贯通本科生与研究生培养方案,实现本科生与农业硕士贯通培养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学院要借鉴国内外工科类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推动卓越人才培养工作。宋卫宁教授在发言中建议学院要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更加注重研究生,特别是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训练,农业硕士既要深入生产一线,更要关注学科前沿发展。”
与会的其他人员也作了积极发言,从改善教学条件、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加强教风和学风建设、明确基层教学组织权责等方面对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提出了十分中肯的意见建议和建议。
突破关键 着力推进努力提升
经过会议充分发言,与会教师希望学校、学院紧扣人才培养目标,狠抓专业建设、团队建设、课程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加快慕课、微课等教学方式引入,推动小班教学,探索构建“3+1+2”两段制的卓越农艺师承担的培养模式,建立校企合作的人才联合培养机制、人才培养质量反馈机制,着力推进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努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学院本科教学水平全面提高。
编辑:张琳
终审:薛建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