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聚焦院处

【党委宣传部 体育部】这门课,让学生平均减重14.68斤

“跟着王艳老师,还能再瘦30斤!”来自动科2401班的赵梓萌站在操场边,眼里闪烁着自信的光芒。入学时她的BMI(身体质量指数)达34,一学期后降至29,减重18斤。

这样的蜕变,源于我校体育部推出的“减脂塑形”课程(原“阳光减脂训练营”)。2021年10月,我校首个“阳光减脂训练营”正式启动,由王艳教授主讲,针对BMI≥40的学生开设每周2次免费集中训练,配套每日三餐及运动打卡机制。入营的86名学生平均减重11斤,内脏脂肪指数平均下降2.2,23人通过体测,效果显著,得到《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等近30家媒体报道。

上学期,该课程招收168人,平均减重14.68斤,跳远平均提高10cm,引体向上“破零率”达17%,成为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典范。

减掉了体重  收获了自信

赵梓萌的高三岁月被压力与体重填满:“教室的作业堆成山,唯一能缓解压力的就是深夜校门口的小吃摊。”一年内体重飙升30斤。父母看到我校减脂课程的报道后,支持女儿报考。“在学习动物科学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能减体重,太好啦!”赵梓萌说,“我想穿漂亮衣服,更想身体健康。”

“一开始很不好意思,觉得自己胖。”这是许多学生的初体验,但随着课程推进,羞涩感逐渐被陪伴与分享的喜悦取代。大家开始互相分享减肥心得 —— 从运动燃脂技巧到食堂清淡餐档口推荐。赵梓萌感慨:“因为有‘搭子’的互相鼓励和信息共享才坚持下来。”结课后,她染了头发,穿着小裙子,自信地讲述蜕变历程。

减脂塑身课上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运动_副本.png

减脂塑身课上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运动

水土保持科学与工程学院水保专业2023级学生张皓男用一学期将BMI从35.5降至25.7,瘦了60.2斤并练出了清晰的肌肉线条,他的秘诀是“一天都不敢偷懒”。从2024年8月5日起,他每天坚持向老师打卡三餐和运动锻炼情况,在老师日复一日的指导下,他很快有了成效。但过程中他无时无刻不在和饥饿作斗争,“晚上躺在床上饿到睡不着。”同时饮食清淡导致的情绪低落也是一道难关。但每次站上体重秤看到数字往下掉,爬楼梯时不再气喘吁吁,他就觉得“值了”。

除了完成课程要求,他主动泡在健身房,对着视频学动作、记要领,如今,他能给想减肥的同学讲饮食搭配、代谢原理及塑形技巧,坦言“自律不是苦行,是真的能尝到自由的甜”。

张皓男减肥前后体重对比(瘦了60.2斤)_副本.png

张皓男减肥前后体重对比(瘦了60.2斤)

2024届毕业生于前前是首期学员,四年间BMI从33.6降至27.5。她在毕业典礼上分享:“减脂课让我实现了身心重塑。”如今,通过西部计划选拔的她已赴新疆支教,“是这门课给了我改变人生的勇气。”

减脂塑形课升级学分制

2024年,“减脂塑形”正式纳入体育教学课程,与体测、综测挂钩,面向BMI>28的学生开课。课程内容是以有氧运动减脂为主,通过力量训练增肌燃脂,循序渐进养成运动习惯。期末成绩构成:课堂出勤、三餐(忌重油重盐)+运动锻炼(课外APP乐跑、12000步数)打卡、BMI降低幅度占比50%,乐跑10%(课程要求55次);体质测试项目:立定跳远+迎体向上\仰卧起坐(40%)。

食品学院2024级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赵瑞同学是课上的“减肥名将”,选课前已减重20斤,课程中再瘦40斤,BMI从33.6降至27.7。“老师要求乐跑55次3公里,我跑了57次。”赵瑞说,超额运动量让自己体测合格、体育课成绩能达良好。

理学院2024级应用数学专业的李思辰曾被诊断为脂肪肝,在老师“特殊照顾”下一学期减重40斤,BMI从32.8降至26.9,引体向上从0个提升至5个。他笑言:“每一斤都是努力换来的!”

李思辰上课前后对比照(左为上课前,右为上课后)_副本.png

李思辰上课前后对比照(左为上课前,右为上课后)

机电学院2024级机化专业的张子尧身高175厘米,初始体重204斤,BMI 31,为获平时作业A+,他坚持三餐打卡与每日12000步,减重20斤,BMI29.1,体脂率从31%降至25%,实现“由胖到壮”的转变。“听到别人说‘你瘦了’,成就感爆棚!”他感叹道。

张子尧每日饮食打卡_副本.png
张子尧每日饮食打卡

“孩子以往因体重抵触运动,稍动即累。”张子尧家长看到孩子瘦了20斤,精神焕发而且笑容增多很惊喜,“孩子的改变,对学校是10%的数据提升,但对每个家庭,是100%的人生转机,全家高度认可,真心觉得这课办得好!”

以爱为引,让更多学生“拥抱”健康

上课铃响,王艳教授带领学生先做30分钟有氧热身操,此时学生心率升至140-150次/分钟;再进行20分钟高强度间歇训练,此时同学们虽气喘吁吁但无人放弃;最后是拉伸放松,她逐一指导,调整呼吸,并常鼓励学生“跟不上没关系,坚持就是胜利”。

“减肥不是‘急行军’,要循序渐进,养成良好的习惯,爱上运动。”被学生称为“漂亮老师”“活力女神”的王艳说,减脂课的意义远超体重数字,“当孩子们在操场奔跑大笑时,我看到的是生命的绽放。”她偶尔还会“威胁”学生:“复胖要重修哦!”正因这份用心,该课程至今零挂科,不少学生次年仍自愿跟练。

王艳鼓励超重学生运动_副本.png
王艳鼓励超重学生运动

王艳教授介绍,校园里BMI超标学生逐年增多,“三高”、痛风等代谢性疾病频发,“很多孩子因学业压力暴饮暴食,又因肥胖自卑。”从2021年86人的试点训练营到如今每学期168人的品牌课程,她见证了每一位学生的蜕变,更加坚定了将减脂塑形课推广至全校的信心。

据了解,目前我校BMI>28的学生有1500人,占全校学生总数的6.6%。从2025级新生开始,减脂塑形课程由2个班增设至5个班级,未来计划开发线上教学模块,覆盖更多超重学生。

9月5日,体育部发布《2025-2026学年秋季学期本科生课外APP中长跑锻炼通知》,要求全校所有本科生参加,鼓励研究生参加。通知提到,本科生每学期中长跑不少于36次,建议每周不少于2次。其中,一、二年级本科生中长跑情况纳入本学期体育课综合成绩考核。

由部分超重学生的减脂到全体学生的强身,学校正在推进多项行动举措。体育部负责人表示,今后每节体育课身体素质练习内容占比不低于30%,学生体测成绩将与评优、保研挂钩,还要建立校内竞赛、校际联赛、区域性竞赛为一体的大学生体育竞赛体系。

编辑:张晴

终审:刘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