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曾被视为“普通”的25人班级,以黑马之姿创下升学奇迹——不仅3人保研,16人考研成功上岸!从不被看好到逆袭超越,这一逆袭背后,是学院“以生为本”理念的生动实践,更是青年学子突破自我、逐梦成长的砥砺篇章。
从不被看好到逆袭标杆
园艺学院2104班曾因挂科率高、奖学金名额少被贴上“普通”标签,却在2025届毕业季交出喜人答卷:3人获推免资格,16人考研成功上岸,班级整体升学率达76%,斩获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名校入场券。
以348分的高分成绩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录取的陈同学回顾自己的考研历程感慨道:“班级学习共同体让我从不孤单,深夜实验室总有战友相伴。”
“教育不是标准化、流水线生产,而是点燃每个人心中的火种,尊重学术个性化成长!”班主任王志刚说道。班级自发组建跨专业科研小组,发挥传帮带作用,学霸带领学友攻克难题,保研3人组整理高频考点,共享考研资源,用行动诠释“不让一个人掉队”的青春誓言。
“三尊重”理念托举学生梦想
园艺学院始终以尊重学生个性、包容成长路径、支持个人发展为育人准则,建立健全“个性化培养方案、弹性发展机制、资源倾斜支持”培养路径,为学术型学生配备科研导师,为实践型学生搭建产业平台,积极鼓励学生大步迈出去、沉下去,拓宽视野,增长才干,以多元成长路线,助力逆袭加速度。
园艺学院推行本-硕-博贯通式培养模式,推行科创项目本科生全员参与,鼓励本科生早进课题组、早参与研究、早出高水平成果。依托各研究团队及园艺科学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助力本科生在前沿科研中取得突破,培养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担任班级班长的黄则强同学,在国际著名遗传学期刊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TAG)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Regreening mechanisms in cucumber: insights from a CsSIG2mutation affecting chloroplast development(2025)。
青春在泥土中绽放芳华
2025届毕业生中涌现出一批用行动践行“崇德尚学,精园卓艺”的园艺学院的学农学子。17名考研学子中,15人选择坚守农业赛道,“要让中国蔬菜装上‘中国芯’”成了他们的集体宣言。
园艺学院将专业课移进田间实验室,在实践中重塑自信,建立“榜样-项目-平台”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通过“教授学者+产业专家”联合指导,“学霸帮扶-中期预警-心理护航”三级支持系统,培养出“一懂两爱”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新时代农业人才。
“我们要打造新农科逆袭方程式——通过顶天(前沿科研)立地(产业实践)战略,让普通学生也有学术底气、创新骨气、家国志气,让每个普通学生都有机会成为行业领军人才!”蔬菜方向硕士生导师刘汉强老师的目标隐含着大学教育的真谛。
编辑:张晴
终审:刘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