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聚焦院处

【动医学院】做好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服务

  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是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场所。学院站在政治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的高度,从政治、学习、服务“三个维度”加强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助力少数民族学生成长成才,促进和谐稳定校园建设。

  坚定理想信念,增强“五个认同”。学院始终将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以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为核心,组织宗教政策与法治精神专题学习教育活动,利用新媒体积极开设“青年大学习”、“学‘习’用典”等栏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此同时,特别关注引导少数民族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校纪校规,自觉抵制“三股势力”的渗透、拉拢、煽动;重视将政治信念坚定、道德品质优良、现实表现积极的少数民族学生吸纳到党组织的队伍中来,发挥少数民族学生党员在少数民族学生群体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刚刚确立为发展对象的少数民族学生洪同学谈到:“学院长期以来积极举办的各种爱国爱党宣传教育活动、思政教育内容,对我产生了很大影响,坚定了积极向党靠拢的信念和决心。”

  加强学业帮扶,促进成长成才。学院在每学期开学初开展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普查工作,对存在挂科、重修的少数民族学生提出学业预警,通过辅导员、班主任走访宿舍、面对面约谈等方式缓解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困扰,增强自信心;借助专业课教师、学生党员的协同力量,有针对性地制定辅导计划,开展“一对多”、“一对一”的学业辅导,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业成绩;每学年评选优秀少数民族学生,树立先进典型,激励和引导广大少数民族学生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全面发展。优秀少数民族学生卓玛同学谈到:“入学初期,面对学习、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差异,是辅导员、同学们的关怀和帮助,我才能顺利克服学习上的困难,不断进步。我会更加努力,带动身边的少数民族学生共同进步。”

  提供靶向服务,助力全面发展。学院在少数民族学生入学初期,充分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基本情况、性格特点、家庭情况,建立少数民族学生档案,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做好少数民族学生的资助工作,提供助学金、临时困难补助、勤工助学岗位,切实缓解少数民族学生的经济压力;尊重少数民族学生风俗习惯,在重大民族节日期间,组织慰问活动,用真情和温情感动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灵;引导少数民族学生积极参与元旦晚会、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校园文化活动,有效地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展示自我、实现自我,增强少数民族学生的认同感、归属感;建立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信息和求职需求电子库,落实重点推荐,帮助少数民族学生顺利就业。此外,学院积极落实“党委委员联系少数民族学生”制度,与少数民族学生聊天、谈心、交朋友,增进与少数民族学生的情感交流,引导他们形成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健康心态。

编辑:张晴

终审:郭建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