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聚焦院处

【植保学院】以师生对话工程为抓手 探索团教协同育人新途径

  为切实提升高校思政育人的“宽度”“深度”“效度”和“信度”,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共青团中央的指示精神,植保学院以“师生对话工程”为抓手,积极探索团教协同育人新途径。

  以生为本,深入开展教授接待日活动。秉持“师资优秀、内容优选、环节优化、效果优良”的思路,持续深入开展“教授接待日活动”。该活动是由一支专家教授、企业家、优秀校友、学工干部、思政教师组成的政治合格、阅历丰富、知识互补、结构合理的育人主体。遵循思政规律,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普遍教育与个性辅导相结合”和“优化机制与跟踪帮扶相结合”,分层次、分类型,围绕学生所思所想,使育人工作“文”起来、“活”起来、“新”起来。两年来,面向全院学生组织活动40余场次,参与1000余人。

  强化价值引领,党员帮扶润生心。以“筑牢理想、典型引路、全程育人、机制保证”为总体思路,在学院官微推出了《植保人物》《植保之星》专栏,挖掘在生活和工作中可信、可亲、可敬的人和事,把师生学习干事创业的上进心激发出来,达到了“促学风,树品牌,强认同,育人才”的效果。学院教工第四党支部还开展了“师生结对促成长,党员帮扶润‘生’心”主题活动。每位教师党员结对帮扶在学业、心理、经济上有困难的学生。目前结对帮扶10人、其中经济资助2人,还利用暑期前往贵州、云南、青海等地进行家访。

  以文化人,奏响协同育人交响乐。学生是协同育人的主角,搭建一个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朋辈间协同成长的平台至关重要。基于学科特色,学院成立了由专家教授指导、党政工干部引领、热爱学科的学生来运营的雕虫文化工作室,积极传承植保文化,培育“一懂两爱”的卓越农林人才。两年间,线上推文30篇,最高阅读量12370次;线下活动13次,共有3600余人参与其中,与10余家校内外单位开展合作,活动受目校外媒体报道30余次。

  搭起桥梁,提升服务青年成长成才水平。为改变思政育人“孤军奋战”的局面,学院充分调动校内外资源加入到思政队伍中来。承办了我校首届基层团学工作优秀案例评选暨团学工作论坛,编撰了团学工作优秀案例汇编,搭建了团学工作协同育人平台,使团学工作“做到家”“入心田”。秉着“改革、协调、开放、共享”的理念,举办了第二届全国高校植保学院党建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共有来自21所高校的70余人相聚西农,共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内涵式发展。

  课程思政,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向同行。学院三名辅导员承担了学校就业指导公共选修课,在授课中紧握“课程思政”和“翻转课堂”两大抓手,坚持以本为本,将爱国、荣校作为教学基石融入到简历制作、职业礼仪、求职面试等课程中,引导学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

  今后,学院将沿着结合师生实际谋划新方式、完善机制体制增强新活力、强化学科引导拓展新内容和突出价值引领树立新典型的“四新合一”原则,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在厚植爱国荣校情怀上下功夫,在加强师德师风上下功夫,在弘扬院士精神上下功夫,在提升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上下功夫,在培育“一懂两爱”农林学子上下功夫,致力构建“大思政”格局,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贡献。

编辑:王学锋

终审:郭建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