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聚焦院处

【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改革落到课堂

“为什么新教材将老教材‘科学高尚的人生追求’中的‘科学’二字去掉了?”“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关系,如何讲清楚、讲透彻?”……这是德法系QQ群中教学研讨的常态。

为进一步做好新教材的备课工作,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与法治教育系全体成员将研讨化为日常,将分享变为常态,将改革落到课堂,一门心思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扎实上好《思想道德与法治》这门针对大一新生的铸魂育人关键课程。

近年来,德法系高度重视教学工作,随着新教材的使用,全系将教学研讨化为日常,在常态化开展教学沙龙、充分借助政治理论学习实现“思想、业务”双促进的基础上,将教学研讨覆盖到课堂外每分每秒,随时随地在本系QQ群内抛出教学问题,然后全系教师积极讨论,在研讨中厘清教学知识要点、方法思路。尤其是老教师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结合自己十几年教学经验,手把手教会青年教师如何抓住教学痛点、如何正确回应学生困惑、如何做好课堂纪律管理等。

“关于新时代,我自己理了一个思路,把PPT发给大家,供参考使用”“给大家分享一下课堂征集的学生对人生问题的困惑,供大家备课使用”“给大家分享一个科学家精神的视频,学生观看效果很好”“刚才王炳林教授‘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解读的笔记,分享给大家供学习使用”……随着大家对教学工作的愈发重视,资源共享变为QQ群的常态,各位老师将日常教学、学习中发现的好资料、好视频、好案例等资源进行无私分享,在资源共享中开拓新的思路、分享教学设计心得,实现教学质量的整体联动提升,也让每一位教师真切感受到本系的凝聚力、归属感,坚定上好思政课的使命感。

“各位老师,本学期第一课我们抽出一部分时间,尝试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校园聆听校史,在真切体验中加深对新时代西农学子历史使命的理解……”这是开学初德法系与学校宣传部等部门协同开展的课堂创新,通过体验式教学增进新生对校史校情、时代使命的深刻理解,这也是德法系将教学改革创新落到课堂的缩影。全系教师积极协同校内外教育资源,通过线上+线下的模式,将社会楷模、出色校友、优秀在校生等有益资源有针对性地请进课堂,加深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的认识。曾先后邀请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连续多年利用暑假前往青海支教的优秀学生、前往新疆偏远地区做基层公务员的优秀毕业生等十余名人士行走在课堂成为鲜活案例。

今后,德法系将继续认真钻研教学,上好新时代思政课,让《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有料又有趣,不断增强课程理论深度、思想厚度、现实力度,引导青年学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在大学、在人生道路上明辨笃行。


编辑:张晴

终审:徐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