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校2025级本科新生迎新报到工作已全面结束,1070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新生绿色通道顺利入学,学校为279名学生发放爱心大礼包,受理新生入学路费补助申请103份,多项暖心举措精准落地,切实保障每一位学子无忧开启大学生活。
一份提前送达的“安心”
随录取通知书一同寄往各地的,还有一份特殊的“安心礼”——《本科生资助政策简介》,该手册详细解读学校“奖、贷、助、补、减、勤、代”七位一体资助体系,成为许多家庭的“定心丸”。学校持续完善资助前置服务机制,在寄送手册的同时,暑期同步开通学生资助热线,为新生及家长提供助学贷款、奖助学金等全方位政策咨询,累计服务超500人次,切实帮助学生在入学前打消经济顾虑。延续多年的“手册+热线”双前置服务,已成为西农牵手困难学子的暖心桥梁和坚实保障。
暑假期间,来自各学院的35名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和校长奖学金的学生担任“学生资助宣传大使”,分赴陕西、河南、山东、新疆、湖南等全国20余个地区,开展形式多样、覆盖广泛的政策宣讲。他们深入家庭走访,面对面讲解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一站式”办理流程,也重返高中母校,结合亲身经历分享大学生活与资助政策。通过将政策条文转化为有温度、可感知的鲜活案例,他们让资助宣传更接地气、更入人心,真正把关怀送到有需要的学生身边。
一个畅通无忧的“通道”
为让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入学更顺畅,学校今年持续开展绿色通道服务:学生在家即可通过线上平台提交申请,学校在报到前完成审批,线上审批通过的新生,报到现场无需再跑流程,实现“少跑腿、快入学”。针对因特殊情况未线上办理的学生,学校在报到期间专门开设线下办理点,安排阳光团工委志愿者全程引导,提供从材料提交到手续办理的“一站式”贴心服务,以细致安排消除新生入学顾虑。
在2025级本科新生报到首日,校长吴普特一行来到绿色通道办理处,看望慰问通过绿色通道入学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乡是哪里的?”“有没有什么需要学校帮助的?”校长吴普特与新生们亲切交流,并代表学校向大家表示热烈欢迎。他亲手将满载实用物品与关怀的爱心大礼包送到学生手中,叮嘱同学们安心学习、有困难及时向学校反映。亲切的互动和真挚的问候,让新生们真切感受到了西农大家庭的温暖与关怀。
今年是我校开通新生入学“绿色通道”的第十六年。多年来,学校持续推动绿色通道服务升级与模式创新,从“线上+线下”双轨并行,到“政策咨询+物资支持+成长护航”全链条保障,始终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庄严承诺落到实处。
一个装满心意的“礼包”
报到当天,学校为特殊家庭学生定制了爱心大礼包,内含日常用品、学习物资以及励志读物,牙刷、牙膏、毛巾等满足生活刚需,定制西农Logo学习套装传递校园温度。此外,礼包中还特别放入校党委副书记闫祖书主编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奖学金获奖学生风采录》,精选近年来96名获奖学生代表事迹,展现西农学子勤学笃行、科研创新、奉献担当的青春风采,为新生树立可见、可学的身边榜样。这份“精神食粮”与物质资助相辅相成,为新生成长注入满满能量。
一趟不用愁的“旅程”
绿色通道特别推出路费补助计划,切实减轻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只需携带本人车票,即可在报到现场申请补助。从汽车票到高铁二等座,学校为你“报销”这段追梦的路费。
除常规路费补助外,绿色通道还专门设立了新生专项补助,为暑期家乡遭受自然灾害影响的学生提供临时困难补助,体现学校“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的服务宗旨,展现出资助工作既有力度又不失温度的特色。
一场不停步的“护航”
助困工作不止于“送一程”,更在于“伴全程”。学校始终坚持“资助与育人并重”的理念,在绿色通道迎接新生入学后,依托“奖、贷、助、勤、补、减、免”全方位资助体系,实现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支持。通过定期开展励志教育、诚信教育与能力提升等项目,着力引导学生树立信心、拓展视野、明确发展方向。新学期,学校还将扎实推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及奖助学金评审,以精准帮扶守护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成长全程。
编辑:王学锋
终审:刘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