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聚焦院处

【校医院】强化校园应急救护,共筑生命安全防线

“作为社团的骨干力量,这次培训不仅使我们掌握了急救的技能,更为我们树立了守护生命、传递希望的信念。” “参加这次的急救技能培训,我们掌握了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及外伤包扎的技能,也深刻体会到‘时间就是生命,技能就是希望’这句话的真谛。” 11月5日、7日晚上,校医院为阳光团工委曹德旺爱心社团200名同学开展急救技能培训。培训后,社团成员纷纷表示,这样的培训方式新颖又实用,使他们收获满满,也为他们在未来的生活中能够更加自信地应对各种紧急突发情况打下良好基础。

急救技能培训_副本.jpg

我校被列为陕西省第一批、教育部第二批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已一年有余。一年多来,校医院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组建了急救师资队伍,配备了模拟人、AI  科普机器人等教学设备。在工会、博览园、图书馆、保卫处、离退休处及各学院的合作配合下,积极开展急救教育,传播急救知识和技能,普及急救观念,在校园内构筑起一道坚实的生命守护防线。这道防线,不仅满载着对师生安全的深切牵挂,更凸显了我们致力于打造安全、和谐健康校园的坚定决心与不懈追求。截至目前,医院共举办急救教育技能培训20余场次,培训师生3000余人次 ,其中已有150名师生荣获陕西省红十字会颁发的“救护员”证书,这标志着他们在急救技能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精准布设,18台AED安装到位。面对突发心脏骤停等紧急情况,时间就是生命。医院与有关部门通力合作,细致调研,精心规划,在校园人流密集的关键场所——教学楼、学生宿舍区、图书馆、运动场、科研楼等地布设了18台AED(自动体外除颤仪)设备。这些“生命守护神”如同忠诚的守护者,时刻待命,为可能发生的突发状况提供即时、高效的援助,为师生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实战淬炼,培训演练成为常态。为了全面提升师生的急救能力,医院急救团队采用了“理论+实操+模拟”的全方位培训模式,涵盖了心肺复苏、海里克急救法、外伤止血包扎、骨折固定等多种急救技能相关知识。培训结合真实案例,通过生动的讲解和直观的演示,让师生们深刻体会到急救的紧迫与责任,激发师生们对急救知识的关注与兴趣,认识到掌握急救技能对保护自己和他人的重要性,树立急救理念。通过详细讲解理论知识、生动的实操演示和真实的模拟演练,确保每位参与者都能理解并熟练掌握急救知识与技能,从而将急救技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关键时刻挽救生命的“利器”。医院在急救技能培训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实战平台,组织并实施了一系列心脏骤停应急演练及急救技能比武竞赛,提高了医务人员的急救技能水平,显著增强了医院团队协作能力和应急反应速度,为构建健康、安全的校园环境提供了有力保障。       

主动作为,以行动彰显责任担当。随着急救教育在校园的不断普及与深入推广,全校师生对急救技能的学习态度发生了显著变化,从最初的被动学习到如今的主动求知、积极实践,这种转变不仅体现在课堂上,更延伸到了校园生活的每个角落,越来越多的教职工主动参与到急救技能的培训中。校工会深刻认识到了急救教育的重要性,迅速行动,有力组织各学院部门工会成员参加培训,反复实操,力求准确掌握每个动作要领;保卫处、体育部、后勤处等部门的教职工们也是积极参与,以实际行动践行急救教育的真谛。林学院的学生们则自发组织起来,学习并传播急救知识,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深刻内涵和崇高理念。

广泛宣传,急救理念深入人心。为了让急救知识更加深入人心,医院充分利用了校园网、医院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制作了图文并茂、易于理解的急救知识、视频教程。这些资料不仅详细介绍了AED设备的分布位置和使用方法,让急救知识触手可及,成为师生们共同关注、讨论的话题,激发了师生们对急救技能的浓厚兴趣与主动学习的动力。医院特别引进了心肺复苏AI科普机器人,安置于北校西区5号楼裙楼一站式服务大厅。这款机器人深度融合了前沿的AI技术和互动教学模式,能够高度还原心肺复苏的真实操作场景,为师生们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在机器人的智能引导下,师生们可以深入了解心肺复苏的核心原理、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同时还可以在机器人的辅助下进行实操练习,精准掌握按压深度和频率。这种沉浸式的学习方式不仅极大的强化了师生们对急救知识的认识与记忆,还有效锻炼了他们的应急反应速度与团队协作精神。

今后,医院将继续秉承“以师生健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联合相关职能处室和学院,不断深化急救知识教育与技能培训,共同探索创新急救教育的模式和方法,从而不断提升师生的急救能力和应急反应速度。同时,我们还将加强与红十字会等有关机构的合作与交流。我们坚信,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早日实现急救校园、健康校园的目标。

编辑:王学锋

终审:李筱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