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升高校与劳动力市场资源匹配度,水建学院多方联动、分类指导,凝聚起就业育人的强大合力,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数学题”。
加强帮扶,全过程开展就业引导。学院根据学科特点和成长需求,全过程加强就业帮扶,解决学生在择业导向、就业意向、毕业去向等方面的困惑。截至目前学院已开展两轮《2023届研究生就业意向调研》《2023届毕业生需求服务调研》摸排工作,并根据调研结果有针对性开展读博经验交流分享、国考及基层选调经验交流等择业观指导。围绕“金九银十”招聘季,积极动员学生参与,学院领导和辅导员走访宿舍、学习室,与全体毕业生开展一对一谈话,有效提升学生就业及签约意愿。学院组织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以分享实习经历、畅想未来发展的形式让学院全体学生充分了解本专业的就业去向,使学生就业感知力明显增强。
精减环节,一站式打造就业平台。全体学工干部下沉一线,打通就业服务一站式平台,分片区、包干制开展“送岗上门”,让服务多跑腿,让学生少跑路。指导简历全员化,组织学工干部对学院2023届887名毕业生开展一对一简历指导,并已100%上传简历至学校就业系统,便于学生更好的在求职过程中展示自我。筛选信息有效化,每日搜集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硕博高层次人才引进等网站招聘信息,按岗位分专业,对省市区域进行划分,整合有效招聘信息,依托年级群、新媒体平台等线上渠道形成每日小播报、每周一预告的岗位精准投递,打造信息共享网络,形成“信息矩阵”。截至目前已发布有效就业信息2153条,有97.3%的学生反馈求职信息渠道来源于学院年级群。贴心服务专区化,在学院党团学习室增设就业专区,开设“最美证件照”、网络面试隔间、信息专栏版面等,由学工干部常态化坐班指导,为学生提供优质面试环境,形成了良好的求职氛围。直播带岗新颖化,作为首家由辅导员直播带岗的学院,为毕业生精准投送就业岗位,直播累计收看人数共计4100余人次,近500位同学进入10家单位专属西农学子的微信群投递简历,为破解当下校园招聘困境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乘势联动,多举措倍增育人实效。围绕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联动班主任、导师、校友、企业及学生骨干形成强大合力,推动人才培养与就业有效对接,进一步提高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强化全员责任制。发动学院班主任、导师、专业教师全年不间断的引荐优质企业资源,形成全员助就业的良好氛围;扩大校友朋友圈,不断加深与校友企业的联络和交流,发动校友提供优质岗位,并邀请校友线上线下开展就业指导,实现就业指导与社会需求相适应;拓展校企联培资源,学院高度重视就业育人工作,积极开拓就业市场,2022年签署就业实习基地7家。积极对接单位,围绕学生实习实践、学院青年人才的人力资源提升等方面申报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9项;发挥骨干带动作用,以1个毕业生委员会、研究生会为抓手,发挥党团支部的引领带动作用,形成以毕业生为主体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自我管理体系,形成良好求职季氛围,充分发挥校-院-班-舍网格化帮扶机制,加强就业心理辅导,毕业学业疏导,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为研究生顺利毕业就业保驾护航
消除难点,专业化帮扶特殊群体。聚焦学业就业困难等特殊学生群体,分级分类开展指导帮扶工作,打造就业帮扶专业化服务体系。逐层摸排落实,消除特殊堵点。对学业预警、家庭经济困难、建档立卡毕业生等特殊群体学生,坚持“一人一档”“一人一策”重点关注、重点推荐、重点帮扶,全面落实学院领导包干负责制与导师责任制相结合,力促进特殊群体毕业生好就业、就好业。做好政策解读,消除政策盲点。为学生做好各省各市政策宣讲和解读,清除就业障碍,邀请就业指导中心老师为毕业生解读三支一扶、西部计划、专项招录等基层就业项目,引导毕业生投身基层。近三年,到地方基层就业人数累计达62人,到西部地区就业人数达237人,越来越多的水建学子投身西部建设,到基层建功立业。
编辑:王学锋
终审:徐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