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团队近年来在教学中坚持课上课下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利用虚拟现实等数字技术,将红色数字资源融入到思政课当中,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四维一体”创新教学体系。以学生为中心,深入研究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围绕四大方面开展创新改革:一是拟定新的教学大纲,在教学中贯穿“四个选择”,突出“四大主题”;二是实施 “六个一百”工程,即“一百本好书、一百篇好文、一百个问题、一百个课件、一百幅历史画像、一百段精彩历史纪录片剪辑”;三是建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讲授与提问讨论相结合,教师与学生双向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四是践行“大思政课”育人理念,实行课内课外两个课堂相结合。
推进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学习,创新思政课教学方式。上课过程中挖掘“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蕴含在党史中的革命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价值。强化“纲要”课教学方式的创新,改变原有教师讲、学生听的旧模式,引入案例分享、结果报告、项目讨论等形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为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强化大学生的爱党爱国意识,改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效果,丰富学习体验,增加学习的获得感和成就感。
依托“慕课”平台打造红色资源库,立体化呈现学习内容。开展MOOC网络教学有时间和空间的自由便利特点,把大量和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相关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融入到课程当中。根据教材不同内容,精心设计带有高度浓缩的历史象征意义的“慕课”背景板;同时融入了丰富的红色历史图片与文献原文、动态的历史地图(如长征路线图、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形势图等)和大量的影视、纪录片片段(如《建党伟业》《建军大业》《百年中国》系列片、《改革开放》系列片等),梳理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慕课”资源325件,在实现教材内容全覆盖的基础上,关注研究前沿,拓宽学生视野。
引导学生深入红色历史基地,用数字全景技术推进大思政课建设。为促进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深度融合,创新大思政课教学途径,推动大思政课入心入脑。利用暑假教研室教师组织语言文化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组成的延安红色资源联合调研队,前往延安革命纪念馆、南泥湾、梁家河村三地进行实地调研学习。以全景相机拍摄的方式真实记录革命纪念馆、南泥湾、梁家河实况,一步一景,记录相关历史事实,一切从实际情况出发,聚焦革命主题文化,整理形成共计26张红色全景图片,累计插入红色热点链接100余个,整理相关讲稿10000余字,打造围绕延安精神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专题思政课,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地区艰苦奋斗的革命历史故事。
编辑:张晴
终审:徐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