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由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用菌中心联合承办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乡村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与集成应用”重点专项——“黑木耳等食用菌产业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实施推进会在陕西杨凌召开。会议旨在总结项目阶段性进展,部署关键技术攻关任务,推动我国食用菌产业技术创新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
会议开幕式由项目负责人、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副所长李峻志研究员主持。校党委副书记闫祖书表示,该项目通过整合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资源,将为秦巴山区及滇桂黔石漠化区食用菌产业升级提供科技支撑。柞水县科技局代表表示,该项目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项目汇报环节,项目各课题组汇报了阶段性成果。专家组组长、浙江省农科院郜海燕研究员及技术咨询专家对项目进展给予高度评价,并就技术标准化、产业化衔接等提出建议。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代表指出,需进一步强化跨区域协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会议期间,与会专家赴杨凌知君菌业、棚掌柜信息科技公司及杨凌智慧农业示范园等示范基地考察,调研菌棒智能化生产、物联网环境监控等技术的实际应用。项目组表示,下一步将重点在柞水、杨凌及西南地区扩大示范规模,推动形成可复制的食用菌产业振兴模式。
据悉,“黑木耳等食用菌产业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隶属“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由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牵头,包括我校在内的10家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共同实施。项目聚焦菌种创新、绿色栽培、精深加工及区域产业升级,旨在为我国食用菌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编辑:王学锋
终审:刘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