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努力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选题调研报告
研究生院副院长 唐 明
博士研究生教育是学历教育的最高层次,更是研究型大学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对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博士研究生教育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新的挑战,如何保障并进一步提高博士生的培养质量和创新能力,我们在博士生导师及博士生中进行了调研,现报告如下。
一、提高博士生生源质量
博士生招生是博士生教育的首要环节,招生的质量和水平对博士生教育质量的优劣起着重要作用。为了进一步吸收优秀生源和提高培养效率,学校采用硕博连读和部分硕士生提前攻读博士学位的方式来选拔优秀生源,提高博士生生活补贴等措施,在稳定优秀生源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既调动了在学硕士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拓宽了博士生生源的入口渠道。在招生形式上根据学科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博士生入学考试专业基础课要有一定广度,拓宽考核的内容,加强相关知识结构的测试;专业课要有深度,必要时要有专业外语的内容。博士生面试时加大导师招生的自主权,综合考察考生的知识结构、学术背景、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等因素,选拔具有学术发展潜力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真正把优秀生源招进来,把好入口质量关。同时适当控制导师的招生规模,以提高导师的指导博士生频率和培养质量。
二、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博士研究生导师是是培养博士研究生的主体。导师的思想品质、道德情操、学术水平和业务能力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影响较大。只有建立高水平、高素质的导师队伍,才能正确引导博士研究生尽快进入学科前沿,及时捕捉创新性思想,开展科研攻关,产出创新性科研成果。结构合理、实力雄厚、富有创新精神的高质量导师队伍是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源动力。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导师队伍的人数也在不断扩大,因此需要建立起良好的导师资格审查制度。按照“坚持标准,严格要求,保证质量,公正合理”的原则,本着实事求是,体现水平的要求,保证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对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遴选条例进行了修订,并且在今年的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遴选中全面实施,效果良好。在此基础上,除了继续坚持新导师上岗培训制度,还要完善导师队伍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逐步建立导师考评制度及淘汰机制,切实有效的提高导师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三、建立灵活多样的培养方式
按照我国学位法的要求,博士生要获得学位,必须作出具有独创性的研究成果。要实现这一目标,博士生教育的培养方式需要偏重于科研,对博士生了解学术前沿,强化科研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按照新的培养方案要求,博士生培养阶段不应把外语列为重要的学习内容,减少了授课时数,突出其实用性,甚至进一步修订培养方案时可考虑对达到一定要求的博士生免修外语。政治理论课以讲座的形式为主,突出其实效性。全校博士生课程由原来的351门减少到159门;博士生应修最低学分由16学分减少为12学分,应修课程由6-8门减少为4-6门。在课程学习阶段,发挥导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导师与博士生互动,偏重于培养博士生围绕其研究方向,获取本学科及相关学科领域知识和信息的能力;既要重视基础理论的提高,也要重视实验能力和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的培养。博士生要从单纯的学课程转到看文献、读原著,并且明确要求博士生结合课程学习至少应阅读300篇研究文献,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70%。至少应撰写不少于2000字的读书报告6篇。
四、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良好的学术氛围是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在新的培养方案中对博士生做学术报告和参加前沿讲座及专题研讨做了明确的要求,博士生在学期间要求参加校级学术活动8次以上、院级学术活动5次以上,在学院或一级学科范围内做学术报告2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1次,并进行交流。建立博士生学术交流研讨机制和学术报告制度,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和工程大师到学校做学术报告或鼓励和资助博士生参加学术交流和学术访问,为博士生提供与知名专家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开阔博士生的学术视野,把握学术前沿的最新动态,开展高水平研究。一方面可以为博士生创造学术交流的氛围和平台,加强博士生之间的学术交流,让博士生有机会发表自己的学术观点,增强学术交流能力,在学术问题上互相启发;另一方面,教师和专家们在与博士生的讨论中了解他们的学习研究情况和遇到的问题,并给予博士生及时的指导和督导,同时促进导师积极争取国家基金等各类国家、省部级课题,参与广泛的国际交流,为研究生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创造良好的自主环境。
五、 建立博士生教育质量监控体系
为了保证和提高博士生的培养质量,在培养管理中,建立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加大过程管理的力度,实行多点质量控制,通过设立博士生(尤其是硕博连读博士生)资格考核、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论文预答辩等环节,实行淘汰制,督促博士生在各个阶段下功夫,切实可行地保证和提高博士生的培养质量。
为确保论文评审结果的客观、公正,完善博士生培养质量保证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博士学位论文评阅与答辩制度已成迫切趋势,学校及时对博士学位论文“双盲”评阅办法的进行了改革。并且要进一步完善论文答辩制度,建议制定博士学位论文评审评价指标体系及量化标准,明确规范评价项目及成绩等级的内涵,以定量的形式体现各项指标的不同意义和权重,明确规定评价要素分项总分应达到的标准。只有达到要求的论文,才能进行论文答辩,否则不能答辩。通过建立科学的评价方式和有效的监督机制来保证博士学位论文学术水平评价的公正性,以提高博士学位论文的质量。
六、加强研究平台的建设力度
优良的硬件设施是培养高质量博士研究生,产出高质量研究成果最基本、最重要的基础。目前我校除了为数不多的国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部分重点学科具备较好实验研究条件外,多数培养博士研究生的学科点因长期得不到必要的经费支持,使其研究空间狭窄,硬件简陋,仪器设备陈旧,有的甚至连最基本硬件条件都不具备,即使如此有限的研究资源,还常因人为或部门所属限制等种种原因而不能实现资源共享。学校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大硬件建设投入力度,确保经费支持。
终审:段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