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网站 - 师生文苑 - 散文

圆满人生八重天

  人的生命与智慧,具有先天最复杂的结构与功能;并具有后天自主的思维能力与行为的目的性。但生命和智慧的形成发挥,却与其有关系统以及周围的环境作用密不可分。这种相对于生命的客观外在事物,皆名之以天。这个天也包涵着承载生命的生物体本身。

  孔子十五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行不逾矩。这是他在2000年以前的社会条件下,由一个普通人进入圣贤阶段的生命历程,直到现在仍对我们有极大的启示,也是每个人应有的奋斗方向。但是社会发展到现阶段,科学的发达、教育的普及、物质生活的充沛、医药卫生的进步、社会文化与人们思想认识的大大提高、古人和我们己不能相比。从人的寿命来说,以往活到70多岁已很少有,如今人均寿命业已超出这个目标,百多岁已属常见。据科学研究,人寿命应在120岁左右。从思想认识说,以往所谓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只是认识到人是一般地存在于天地间,受制于天,一切顺其自然发展,就是思想行为的最好准则。现在则进一步从自然进化的观点,从生态整体运化与协和的观点,从人与自然可互动的观点来看待天人合一,要求生命要参与自然、社会的进化,以推动人类社会与自然的永续发展,才是人类生命的终极目标,也是人类生命的最高价值所在。因此,我们的要求就要比古人更高一些,在个人与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人人都可谱奏出自己生命的乐章,圆满地完成生命应有的历程。

  这里将生命从形成到消亡,划分为八个阶段,因为它必然联系着与外在的客观世界,而将这个阶段称为生命的八重天,也是生命与天合奏的八重乐章。

第1乐章 承天

  每个生命的形成,既承接着父母遗传物质的全部信息,也承载着人类进化史的脉络与轨迹,并且秉受着父母生命历程与胚胎形成过程中种种环境条件的影响。人类生命不只是一代一代简单地传承延续,而且也还在极缓慢地不断地有所进化中。遗传物质应该相对地有所稳定,但也绝不是自古不变的。变是进化的依据,那些认为基因组的遗传物质,只是在无外界影响下的随机自变与随机漂移的理论,将会被证明是错误的。

  人类珍爱新生命,关爱下一代,是人类延续,人类社会发展进化的基础,因而对待下一代应有使命感、责任感。

  为了新一代的更强、更好,优生首要优本。作父母的就要要求自己有健康的体魄,有相结合的伦理道德,以使遗传物质更丰富、更有作用力,对后代不造成思想情感的障碍;还要要求双方情感的自然欢愉,并共同保障生命在胚胎中有良好发育的环境条件。

  人类关护后天的残疾,但不应有先天的残障。骨肉亲情感,使个体生命有自我放大的感受,有瓜瓞连绵的喜悦。这也是所有高等动物对自己生命能得到满足的重要组成部分。亲情感是在繁衍的参与过程中,在相互爱抚中,并做出高额付出后的自然结果。因而,所谓克隆的无性繁殖以及试管婴儿等,将人间至情变成工厂化的物质生产,是违背进化原则与伦理原则的。

第2乐章 盈天

  新生命的降临,虽然携带有丰富的遗传信息,潜孕着神奇的力量与智慧,但是所有先天信息的有效表达与组建成功,还依赖于后天能量、物质、信息充盈地滋润,若有亏缺,将造成某些组织发育的停滞。人们幼儿发育期需要有较长的时间,正是因为结构复杂性的需要;同时,因结构的复杂性,也就需要较全面复杂的营养保证。当然营养也因幼儿发育阶段、吸收、消化能力有不同的需求。

  生命的奇妙,一是先天所携带的遗传密码可以全面、有序、有节地自组织出完整的生物体;二是有着较强的发育弹性,能依据后天信息,自调适其适应能力。如某些组织器官因用进废退、因长期的适度刺激,可产生功能性、方向性的变化。6~7周岁以前的幼儿期在发育过程中弹性较大,如在某些体能方面进行一些诱导、熏陶、训练,可以使之有较快、较多的发展完全是可能的。当然它也受先天基因组的制约,而且其弹性适应度也是有限的,若超过接受阈值,还将起破坏作用;或是某些方面有较大的发展、太快的成熟,也将抑制其它方面相应的协同与协调,而出现生理、心理结构的偏差;或智能、性格的特殊。因之太强调幼年期人为的培育,也可能产生病态的人类、病态的社会。幼年期应以充盈先天体能的全面发展为主,再依据各种条件,适当地加以引发、训练也是可以的。

  人类所以成为万物之灵,主要是智能的发展。现代人的脑容量以体脑比最为突出。脑海中的神经组织是人类智慧的基础,先天已为我们的大脑提供了1000多亿功能不同的神经元,因而可以接纳、储存、处理巨量的信息。虽然有着这么好的生理基础,但智慧不能遗传,必须靠后天的积累、提高与升华。当不同功能的神经元接获信息后,又需要互相传递,通过组合才能做出判断与反应。各神经元可因所获得的信息类别与其强度,即时生长出众多的轴突与突触而与有关神经元相互衔接,并形成网络,使信息能及时地得到传递与处理。人类大脑在进化中,就具有众多各有其功用的神经元,这是先天赋予的潜能,而形成智慧则是靠后天信息的刺激与网络的复杂严密程度,再是靠后天的所获信息的数量与质量。由于社会文化的作用,人类已对各种纷杂外在世界的信息表象,有了较统一的名称词汇与内涵,并逐步系统化、数理化,形成了较丰富的经验、观点、理论。经过一代一代的再丰富、再提高,使所谓信息已成为知识,不惟大大加快了人的认识程度,也大大加快了人类大脑处理信息的能力,且不断地提高着人类智慧的发展。

  幼儿阶段,大脑的神经元还是一些空白,所感触到的外界信息,只是些模糊的印象,需要靠别人的帮助,使其印象逐步具体化。而幼儿在3~4岁以后也正是最易接受信息的阶段,特别是对初始信息,印象最深、记忆最深、模仿性最强、潜化力也最大。这时的父母和与之接触较多的人群,所有一言一行都会起到较大的影响。这个时期也是培养幼儿爱心、情趣,以及求知欲、动手参与等良好心理性格与行为习惯养成的最好时机,若再内化成为生命的本质,将为以后处人做事奠定较稳固的基础。

  多方位、较大量的信息影响,是幼儿神经网络形成与丰富的重要条件。虽然大多的信息或知识,仍只是模糊的概念性的东西,但是只要有所接纳、储存,在以后也将会逐渐被化解、融通、感悟。现时代的孩子或城市中的孩子都较往昔的或农村中的孩子聪明些、学的快些,就是因接触面广,看到、听到的多,也就是神经网络形成发育较快的结果。

第3乐章  识天

  生命进入6-7至18-19周岁为童年期。这个阶段已能初步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自己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要从家庭的小天地,将逐步走向社会、世界的大天地,一般都冲动着兴奋、好奇、胆怯的心情,也正是教育与学习的重要阶段。由于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类已走出靠父母、靠自身体验去积累知识经验的时代。社会已有能力、有责任亦属需要的通过各种文化载体,将人类已反复实践证明的最基本、最必需的知识经验,系统地科学地传授给这些将来的接班人。虽然到了童年期学习已有一定主动性,但还是需启迪、诱导,并要有一定的逼迫力量。

  所谓识天,就要了解大自然随时万象纷呈、万物杂陈,却又是井然有序的客观实体。他们各具有其结构系统,特征能量,又在不断地运动变化。所有物相继自成体系又相互关联、相互作用,或协同、或拮抗、或被降服而牺牲、或被转化而更新,都自有其规律、轨迹、信息可识、可寻。

  人也是自然界的一员,虽然由更复杂的系统构成,但其生长存亡与外界息息相关。人类需要知道自己,认识与外界物象的种种依存关系,只是人与其他动物不同的是有智慧,能分辨、思虑,能依据其规律、信息做出判断,并按我们的目的给与组建、利用。

  人类社会是人类之间生活、生产与相互交流的阵地。其形成和发展有简单而复杂,何分散而严密;由单纯的生产组合,因血统、宗教、信仰等,又形成权力。利益的人集团纠合体;之后,又由于社会文化的发展,特别是语言、文字、信息载体的进步,又促成了科学、文艺、教育、经济、政治观念的大发展,从而更大地开拓了人类认知活动,生产与技术创新活动。人类的个体智慧,通过社会集团的系统组合,创造了辉煌的社会文化,产生了巨大的社会能量。一方面它改变了人类生产、生活面貌,同时,也为人类集团之间权与利的斗争,以及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产生了巨大的可怕的负面影响。对这些问题也必须有所认识,有所警觉。

  认知世界也包括对人伦关系,生态观念、道德意识、生命价值等要有一定的理解和上确地对待。学龄儿童包括小学、中学阶段,还要了解世界上存在着因果关系、斗争大系、和谐关系,以及祸福相依、善恶并存、取舍相因、苦乐相随等互相依存于互相转化的辩证观念。

  除重要知识外,还要具有基本的运算技能,逻辑思维方法,以及对语言文字的表达,电脑信息的运用,重要新技术、新机具的操作;此外还有保健与自卫,日常生活的应对,以及如何规律化、美化等基本知识、技能的掌握等。

本乐章主调:广识、知变、技能

第4乐章   知天

  生命由18-20到  28—30周岁,约10年的时间为人生的青年时期,生理与心理机能皆已成熟,是可以融入社会,能独立生活的阶段。一般年轻人具有朝气蓬勃、意气风发、通思万千、头角峥嵘的精神面貌。但是现在社会的高度发达,各种技术理论在飞快发展,已不是可以凭体力、平一起的时代,是需要知识、智能、技术的时代。在各种剧烈竞争的形势下,中学时期所学到的那一些基本知识、经验,只是为你开拓了眼界。思路,认识到世界是那么博大、深奥、运化无穷。但是我们要真正懂得它的意义,并进一步发掘、掌握自然之间的运行、变化,它与人类的具体关系和规律,以及我们如何更好地应对等,就是所j知天。

  知大也就是知天命,知道天给予我们的使命,当然不是耶和华或富足的使命,也和孔子所说的大命有所不同,是大自然在演化、进化中对我们的使命、要求。从大自然生态系统来说,适于生命发展与进化的要求,是无序走向有序,从简单功能结构走向丰富多彩复合的功能结构,从混沌无规律的松散状态走向有规律、有确定因素的严谨状态,从大变、大话、大省、大灭中走向相互协和、相对稳定、相对平衡。从人类社会的发展来说,从简单的生产组合,走向生存、生活、活动对所有物质、精神需要满足的高层次、多目标、全方位的生产建设发展,从强权、暴力、压榨、贪婪、剥削的政治体制,走向祥和、民主。协调,以从全民利益出发,以调动每个成员都能积极参与的高层次文明体制;从一切以个人以人为本的思想作为,走向以生态环境为本的共存、共昌、永续发展的整体思想作为。其他如知识、文化的发展、市场的调适、家庭的祥和、个体的健康等,也都是不同层次的系统发展要求。这些都可说是天的使命,当然小系统的使命要不违背大系统的使命。而且,任何新事物的出现,也常有两面性的作用,因时间、方向、条件、系统层次的不同,其所产生的功能、效益也大有不同。一些科学技术的创新发明,既可以有利于生产、生活,然而也会危害人类,危害社会或生态系统。对这些如何分辨、掌握也是一种重要使命。事物总是复杂的牵涉方方面面的关系,要真正知名就必须有深厚的知识、学识,而且要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世界之大,门类之广、问题之多,应该做的,可以做的工作很多,但是从个体生命来说,时间是有限的,精力是有限的;而且每个人的机遇条件不同,秉赋不同;因而如何选择,从那里做起,就有个定向与定位问题。一般应从远取近、从大选小,以密切结合自己的实际,所有努力与贡献又要符合大目标的运化要求。

  目前社会文化的发展,分工也越来越细,各部门、各领域,技术理论的发展也在日新月异,对选定的目标要求有所创新、有所突破性成就,就必须有极大的努力去深入地了解与掌握本系统、领域内所有的先进理论知识、技术经验,掌握当前结构的功能、效用,运化的方向、力度以及与有关系统、领域之间存在的问题等。而需要将学习聚集,进行专业攻坚,熟练有关技能、技艺,并做好想象的创新设计,进行各种模拟实验、模拟演练等。

  生命的这一阶段还需要成立逐步以自己为主的家,繁衍后代,处理好家庭系统的关系也是生命应有的使命。温馨的家庭生活使身心休整的最好港湾,也是个人的生活乐趣刻有自由发挥的空间;同时,家庭也可培养爱心与道德情操,老吾老知其人之老,幼吾幼知其人之幼。但是要牢记大的社会使命、职责,不能沉溺在小家庭之中,家庭与社会是小系统与大系统的关系。

  本乐章主调:定向、聚焦、成家

第5乐章  应天

  当生命进入28~29周岁后,就要全身心投入社会中各有关组织系统,顺应天命,在各自生态位上担当起应有的责任,用实际工作的业绩去实现理想。这个阶段可一直延续到退休为止。这个阶段如日中天,正是人生精力旺盛、充沛的时期,应称为壮年期,思想情绪进入相对稳定的人生阶段。

  进入这个阶段,若机遇、条件与个体目标相符合,则20年来凝聚的智能、功夫,就可适时迸发地大显身手,踏踏实实地乘风前进,一个目标一个目标地去营铸自己的事业。任何事业若能顺利完成都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的三个条件。条件的取得,一是靠机遇,一是靠个人的努力去争取、去创造。因而最重要的是人和。做到人和,首先要求自己对工作要有信念与热情。再是在系统中,工作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互信、互帮及互协程度。现社会的发展存在着错综复杂的情况,任何事物,任何问题都牵涉面很广,具有相当复杂的难度,绝非一人可以包打天下,能独立解决的。既要继承前人工作的知识、技术、经验,又要在当前工作中,系统内外的人事交往中,处理好人际的协和关系。用坦诚、热忱、礼仪、祥和的态度方法,以换取理解、信任、相助的协力效果。
?BR>  虽然说身逢盛世形势大好,但每个人的生命和工作历程,都不可能尽是阳光大道一帆风顺,而总有不少暗礁险滩与寒风重雾在阻塞。但是为了创建社会高层次文明,不能见难而退,或驻足叹息而已,还应以之作为开拓前进的动力,用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气慨,找机会,抓关键,创条件,以坚毅、祥和的精神去克服、去突破,创建出当代有影响的高水平业绩。目前社会文化在高速发展,个人要不断地再学习、再提高,以保持思想、技术的先进性,走在时代的前沿,要有着时间观念、效率观念及反应的敏锐性;虽然节奏在加快,但情绪又要沉着,稳定才能应付自如。那种因物欲而丧志,为小利而迷途,见异思迁,浅尝辄止,悠哉由哉的态度,都将是事业的大敌。
?BR>  应天也要优伦。以往所谓天伦,是指血统间的家庭、宗族的天然关系,其后又扩充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师徒、君臣等,并形成相应的伦理道德。固然家庭血统仍是目前社会的必要组成部分不可忽视。但社会的发展,人类生存理念的提高,各种生产、生活、目的、行为的种种活动,又都存在于更多系统中,也是社会、自然界形成发展的必然。各种系统的结构、功能、运行能得到优化、协和,也就是符合人类永续生存、发展的需要。因而人类的事业和贡献,也在于对系统和系统之间所取得的优化程度。优伦就是要优化有关系统,并树立新的生态伦理道德观念。
?BR>  应天的另一任务是全身。人类生物体是智慧、能量与价值的载体,无健康的生物体,则一切希望、贡献无从实现,因之要首先维护物体的健康。而生命的辉煌与价值的体现,还在于将生命与社会与生态系统的进化、进步相结合。因而,对生命体来说,还要具备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相应的道德观的思想理念。在社会上一个健康的人,也可以事业有成,有发明创新,但是其结果与社会的进化发展有悖,甚至有所损害那将成为历史罪人;或触法、犯法身陷囹圄,或贪污盗窃、损人利已等道德败坏,也都将成为人类的残次品。在这个阶段正是处在社会的旋涡中,会受到各种腐朽思想的浸染,金钱、物资、色情的引诱,个人私欲、杂念的燃炽而失去方向,而堕落沉沦。全身就需要坚定理念,时时保持清醒头脑,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一个堂堂正正全心为人类总体利益着想的有价值的人。?/P>

第6乐章  同天?/P>

  社会的进步,生活条件的极大改善,人们寿命在普遍延长,国家宜将退休年限定在65周岁以后。生命为社会、为系统贡献服务30余年,也应该轻松地进入人生的下一个环节。生命经过长期的奋搏,对外界纷繁、博杂的信息、现象,对事事物物的运行、转化,有了更深入、更高层次的体会。虽然到这个阶段,人的体能以及记忆反应能力有所减退,但分析、思辨、理解能力则在加强,因而这个阶段可称为人生的慧年期。在这个阶段将知识、经验、技艺以及行为理念等上升为化解一切,贯通一切的智慧,使主观和客观相统一,认知和行为相一致,而进入天人合一的同天境界。孔子所谓的“行不逾矩”孟子所养成的浩然之气,在某些方面说,也是他们的同天境界。
?BR>  同天,是思想、知识与事物运化,行为与目的相统一的境界。这里包括对自然宇宙与事物演化、进步的运化观,对人生应取的价值观,对人与事物必然处在种种系统中又密切关联,又相互作用的伦理观,以及因此而产生行为的协同与相互约束或自我约束的道德观。这些观点、理念、行为的相统一与同一,就是所谓的同天境界。达到这个境界,也就做到“极高明而道中庸,发精微而通大全,尽情智而尊德运。”这种超乎物外,站到极高层次的认知,又与自然、生物演化人类社会发展息息相联,并尽自己之所能地参与而有所贡献,这不仅是思想境界问题,也是使命与态度问题。

  同天境界不是所有从岗位上退下来的,都可以顿悟而自然能进入的。一个是需要有机体还有足够的承载能力;一个是因以往工作、学习及生活中有其局限性;还有是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仍处在低层文明阶段,因而还存在着种种观念的混乱,自私与道德腐败及残酷竞争等大量不良现象,导致人们悒郁、迷惘、困扰,扭曲了人们的理念认知,因而达到这个境界不是容易的事。一般都需要有一个调整、浓缩、感悟,升华的阶段,需要有一个再努力、再学习、再力行的过程。另外也应该看到,社会在前进,科学与知识理论在发展,国家与社会已能为人们提供了小康的物质生活条件,道德与价值观念在上升,人们的思想理念也必然在提〖JP3〗高。而且在进入了这个阶段的,一般已具备了宝贵的知识、经验、体会,有了自由的时间,因而有条件争取提升到同天境界,人人可成圣贤,人人能做圣贤。这就是对生命的价值要求,也是自然与社会共同进化的必然要求。“生活安小康,理念识大同,行为合运化,祥和共众生”。应是同天境界的概括写照。

  进入这个阶段达到同天境界,还首先要求有生理和心理的健康与安泰。生理的康泰要关爱、保护,以尽量延缓先天机能的衰退,但是还需要心理健康的支持维护。心理的康泰则主要靠后天的功夫。首先是知识的积累与智慧的提升,以能客观地对待事物的发展变化;有乐观、达观地处理事物与问题的态度方法,做到遇变不惊,有乱可理,知止而能恰行;再是将先天的性格、情绪要上升到理念阶段,用祥和进化的观点以正心、聚情。不因运化中的矛盾斗争,不因前进中的小过小失而疾愤而怨懑不已。胸怀宽广能包容更大的世界,清心寡欲将进入更高更深的思想境界。知善就可知止,知止而后能安、能静、能虑、能得,遇事就能泰然处之,并处理得较好,这就是修养与涵养的功夫。
?BR>  同天境界不是超尘脱俗地以神情遨游于天地间的那种神仙生活。它是将世间的大化与天地之间的大德大化相融合的一种理念行为。孟子说要具有浩然之气,需配义与道,而且是要时时用义来养成,因之我们所说的同天境界都要时时事事贯穿着大德大化的行为理念。也就是说这个境界不只靠顿悟获取,还需要有实际德行的配合。
?BR>  当代科学技术生产力与认识理念的飞速发展,并形成了干天参地的巨大力量,固然在于人类的智慧能,但是由于人生物体的局限性,个体智慧能的再大其作用也是很有限的,因而最重要的应归功于社会文化的整体作用。人类社会自从有能力将人们分散的零碎的智能火星,以各种物化载体的形式传递下来,就形成了社会文化;又通过集中传播、教育学习、组合提升、激励创新等机制的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了巨大的社会文化力量。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就有赖于这种社会集体的智慧力量。因而,同天的境界也是社会高层次的文明境界。那种把个人生命历程中的知识感悟,只是悠然自得,或独善其身地自我欣赏,就不是这里所说的同天境界。只有将自己的发现、创新、感悟、经过精练、提纯变成客观存在的社会文化时,才真正达到了境界,实现自我的社会价值。古人所要求的“立言”可扩充为要形成各种形式的社会文化。儒家要求人们通过“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以提高自己的德行,在这里还要加上“文化之”一句。

第7乐章  乐天

  人到了90岁,生理机能进一步下降,也就真正进入了老年期,一般的生活活动就要靠他人多作关怀、帮助。由于通过了“知进、知止”,“不惘,不逾”的知识涵养。同时又做了“倾热、倾情”的奉献,取得了“无愧、无悔”的心情超越,自然就能进入“安详、安愉”的新境界。这种安静祥和的心,安宁愉悦的情,把老人带入乐天、乐人,享受人生、颐养天年的阶段。
人生的这个阶段不应称之老年期,那只是一种被动的无奈,称之为颐年期,既有对演化的欣然通达,也是对演化进程与应有收获的积极体现。所谓乐天就是要做到“生活欢小康,理念乐大同,机体依神健,祥和颐有生”。

  颐年在于怡情,进入这个阶段,心情净化似清风月朗。胸怀宽广如长空大海。心怡怡而忘形,神奕奕而焕采。蓝天白云、翠山清水、百花竞芳、群鸟谐鸣以及长河落日、大漠孤烟等等大块文章能怡情适怀,而且因认识深度不同,也可产生新的感触;就是玩抚一些虫翼、花蕊,一石一木都能咏叹大自然的神工妙机;再如人世间的星船巡空,浮轮御气,高峡平湖,大江飞虹,群楼摩天,采衢匝地,又平添着多少现代化景观。又如分子发微,核能阐密,各种新物质新能源层出不穷,生物技术在驾驭生命,影信网络远距离可纷呈立现,虽属老年何囿之有。其它诗画琴棋更能怡情惬意,各种活动只看你如何欣赏,如何品选。心花常开不败,情趣盎然自会身心安宁。

  颐年期间更需要有天伦之乐,与所处系统、组织内的人际关系之乐。相互关爱、相濡以沫,祥和之气,亲切之情是滋润心灵的汩汩清泉,也是生命具有生意的激发剂。孤独伶仃是人生的不幸,绝世遗处自圄自囚都属自我戕害,将失去人生的意义。陶渊明所以能悠然见南山,也因有田园天伦之乐的基础。以往赞赏的田园生活,只是在落后的农业社会中小农自给性生产的产物,而且也只是小地主,小富有者自我安慰编织出与世无争的图景。现在已是社会化大生产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为复杂多态,也必然更为密切地依存,那些仍局限于小天地之乐的意识,应该有大的改变、大的扩展。视野大、胸怀大、关系多、乐趣也会更多。

  自然宇宙、人类社会无不在一定条件的运动中,不断进行组合、分解、在组合、分解过程中又会产生相反相成的对立面。对立面有矛盾斗争,但也能在大的系统内相互存在形成运化的新动力;也可以相互融合或湮灭而衍变成新的物质或能量。由于各种事物的相互作用的演化,形成越来越复杂的大千世界。事物的分合、运动,所出现自组织、自协调的功能,又必有其能量与规律性。所以演化的总趋势,是由简单而复杂,由不稳定而相对稳定,由无序而有序。事物的相对稳定是在象位方向上与时间运动中的平衡和对称,也是总的进化趋势。但是由于事物与运动有着太多的复杂性,有着作用与反作用、有着相互缠绕、互相关联又互为因果等等不同的关系,在运动演化过程中呈现出众多非线性,随机性的因素,又导致平衡的破坏与对称的损缺,这既是进化长河中必有的现象,也是进化的一种动力。人类社会需要相对稳定地持续发展,人类的生命和生活也需要相对稳定的环境条件,虽然现实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各种现象,而发展、演化的总趋势是进化和进步。看花开叶落、云聚雾散、日辉月华、山崩海啸、万物竞处千姿百态、生态嬗变因果相缠,使人惊叹大自然的神奇变化,但是其奥妙、玄机也正在逐渐被发掘。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的风云变幻,以至残害、压迫、剥削等,无不因社会制度,生产力的水平与人贪婪、占有等的原始人性自私的一面有关。随着生产力与社会文化的发展,人的理性与协和的必然理念已逐步在上升,社会在进步也是必然的客观存在,其它生老病死,喜怒哀乐等既是客观的存在,也是可以创造条件,做到有所调节。进入颐年期不惟应该看得开,知变而不惊,并能欣赏其变,玩味其变。

第8乐章  归天

  人过了100周岁,机体机能逐步消退,生命将真正要向大自然回归,当然各种条件的改善,自我的善于调理,人可以活到120岁,甚至更长一些。但是回归于自然则是进化的必然选择,也标志着生命不断地更新与发展。它无愧无悔地,圆满地完成了大自然赋予的使命,将应该是欣慰与可庆贺的大事。对于夭伤而未能尽其才者给以哀悼是应该的,而对于能圆满地完成天命予以祝贺,则更是应该的。

  事生大于事死。后辈与社会对老人的孝敬关爱,除了居食生活之外,最重要的是心理与情绪的满足。生理的满足在“宜、安、适”,精神的满足除“视、听、知”之外,还在对老人一生的心血结晶,能有传承、发扬,能形成社会文化的实物载体,成为社会建设或生产力的组成部分。因此在老人归天之前,有感知的时候,就能举办不拘形式的多种展示颂扬活动,使之心灵受到慰藉、鼓舞,而能安然祥和无怨无悔地回归大自然。

  人类的生物体是微妙的,由各种器官、组织、形成各种系统、具有自组织、自调节、自代谢更新的功能和活力。在个别组织器官发生问题后,还可因内外力量进行调整,给予封闭或置换更新,但是由于生物体的整体性与相互依存性,某个系统功能的丧失必将影响到整个生命的活力导致死亡。特别是脑神经系统,循环系统与呼吸系统最重要。心脏不跳动、呼吸停止,生命即宣告死亡,脑神经中枢丧失成为植物人也将失去生命的意义。生物体的自我老化也是生物自然功能的一种表现,就像其器官组织发育到一定阶段就会自己停止一样,否则就要形成癌瘤等病害,所以从老化到衰亡是生物具有的自然功能,以达到种族的自我更新和自然进化目的。

  生命有其自然生长限度,是不可改变,不应改变的进化规律,在接近这个限度时,老化与活力的逐步丧失也是必然的现象,再在外因作用下就会形成病痛加快其进程。维护生命是每个人的权利,也是社会的道德,但是勉强维持则会造成包袱,对生命说是痛苦,对家庭、社会说是负担。因此从个人来说,在生命的后期应寻求解脱。理智、客观、无所留念并泰然地对待死亡的来临。生物体是生命的载体曾为生命的激情飞扬,做出了坚苦卓越的贡献,然而到现在已不能再让它备受煎熬,承担太多的苦难。对所处的系统,家庭与社会,已无疚、无愧地尽了责任,而且应相信他们会自我发展得越来越好;当然也可能有它自己坎坷遭遇,那也是他们自己的时运和应有的作为。惦念操心没有用,也用不着,自我解脱安详地走向死亡是一种快乐和幸福。机体发展到某个阶段自己能体会到,医生也可精密地判断出,生命已确实无望而又痛苦时,应该可以采取安乐死的方式,让生命在音乐声中,在歌唱声中,在亲人的目光中冉冉消失也将是绝好的选择。

  机体的死亡也是神志的消亡,灵魂是不存在的,但精神可以继续存在。生命期间所有的贡献、创新及道德行为,都将成为社会文化,是人类历史与社会进化的物质力量。精神就是附着所产生的物质力量方面,而能永久地或较长地起着应有的作用。生命的肉体消失了,回归为大自然的物质,而生命所产生的精神也将变成社会的文化物质而继续起着作用。生命要希望精神长远地留驻人间,就应该在生前作好精神物化的努力与准备,有些在生前就有物化的实现,有些在死后可被后人实现的。人的精神可以物化,物化也就能寄托精神,生命的消亡是物化,精神的存在也需要物化,而且要看物化后对社会历史文化所起的作用。


  作者简介:朱象三,1922年3月出生,河南温县人,离休厅级干部、研究员。194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西北农学院病虫害研究室主任、西北农科所植保系主任、中国农科院陕西分院植保系主任、陕西省农科院植保所副所长、所长、陕西省农科院副院长、顾问等职,1994年1月离休。2006年3月17日逝世,享年85岁。

终审:xiao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