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师生园地”设情感驿站、时事茶座、校园展厅、文艺花园、别样征途、中外书架等栏目。敬请广大师生及校友关注并投稿。投稿邮箱:xndxxbjzt@163.com(稿件请注明姓名学院专业班级联系方式等信息)
“为什么说基层是最锻炼人的地方?你班里117位同学都有你值得去学习的地方,如果你能潜下心来把班级服务好,最终会受益匪浅。”这是我的导员郭昊晨在我刚担任班长时讲的话。从那时起,我发现,他跟我想象中的导员不一样。
郭老师是我校经管学院的2+3专职辅导员,目前主要负责硕博研究生群体。只看年龄的话,他跟我们差不多一样大,但他考虑得却都十分周全。
“要想吃锅盔必须要有一口好牙,学校给了大家放飞梦想的舞台,关键就在于大家是否练就一口’铁齿铜牙’。”研究生刚入学时导员开班会时给大家讲着。也就是这样一句话,鼓励我不浮于表面,而是更加潜心地去做人、做事。班级活动后,我写了新闻稿,犹豫再三才交给他,满脸羞愧地递上那份‘流水账’稿件。但郭老师主动给我改了稿件,并说:“香倩啊,活动稿是展现工作特色和成效的重要一环。可以多去借鉴咱学校一些好的稿件,我最开始写的稿件还不如你呢。”在这番话的启发下,我开始寻找可以练习写稿的社团。
于是,我顺藤摸瓜地加入了凤岗通讯社研究生记者团。在靳军老师的指导后,我的写稿能力飞速提升,写班级稿件顺利多了。我也在跟导员分享着我的喜悦:“老师,我加对地方了!”在跟他安利完“宝藏”社团后,我原本觉得有他的鼓励支持,这就已经是意外之喜了。直到过了一段很平淡的时间后,郭老师突然发给我一张截图,点开一看,我写的稿件上新闻焦点了,夸了夸我:“这可是新闻焦点呀,你真的很厉害。”说实话,当时看到这我很震惊,虽然是我写的稿件,但郭老师比我先一步知道登上新闻焦点,这也让我有种莫名的感动。
“同意,预祝一切顺利。”“收到,近日天气转凉,注意保暖。”这是我无意间发现导员在批准请假时留的一些温暖的话。那时有同学会把请假条发我,当我看到这些“审批意见”后,我感受到,导员郭昊晨很认真地在做着这份工作,甚至我看到了他对服务学生工作的热爱。
导员郭昊晨回复的请假审批意见
“老师,你怎么戴着口罩?”在一次校园招聘会上,我偶遇了郭老师,他的白口罩在人群中很显眼。而他带着很重的鼻音讲着:“我感冒了,你也要注意保暖。”当我提到最近是流感高发季节时,他讲到办公室有一位孕妈,害怕自己感冒影响到她,特意去医院做了个检查:“得知我这感冒没有传染性时,我也算放心了。”
“人生是旷野,而不是轨道。”在我为未来的就业迷茫时,郭老师给我讲出了这么一句话。当我跟郭老师聊起自己其实一直有创业的想法,但很多东西都不了解,还没行动。他说:“你可以去就业中心市场部当助管呀,在那里,你可以了解到各行各业的目前发展情况,慢慢地,你就能找到自己真正的热爱。”
而之后我去就业中心当助管后,确实也接触了很多企业,了解了目前行业形势。后来,我转为就业中心的兼职辅导员,协助老师开展就业指导的活动。
那天我去导员办公室交材料,郭老师见了我身穿休闲短袖短裤,就说:“你现在是兼职辅导员了,去上班时得注意一下咱的着装。裤子穿长裤,鞋尽量不穿拖鞋洞洞鞋。”郭老师虽然是个男生,但细心到这些方面都跟我耐心地讲,而在此之前,我确实也没有关注到这一方面。接着,他问起我最近的新赛事,我却一概不知。郭老师给我讲:“要养成看电子政务的习惯。”随后,非常细心地教给我怎么看,这也让我现在养成了看电子政务的习惯,了解学校最新赛事活动等通知。
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我在导员的话中学到了很多,也在他身上学到了很多。我经常给他说:“老师,我的目标就是努力与你看齐,并且赶超你。”而郭老师却对我说:“学生肯定是要比老师强的。”
当跟他谈起辅导员这份工作时,他说很喜欢跟学生打交道,也很热爱这份工作。对于学生出现很多想法时,他不会一刀切地进行批判,而总是讲:“包容、理解!”有段时间我压力比较大,有点逃避心理。当时就去找郭老师聊天,他还在办公室加班,其实看到他的脸色确实能感受到他的疲惫了,聊天中也得知他最近的工作压力也有点大。但他谈到:“困难如山有很多,无论你面不面对它,山就在那。”郭老师不仅会理解、引导我,还鼓励我去更大的平台锻炼自己。
导员郭昊晨带领志愿者开展新生报到事宜
这篇稿件已经在我的脑海里存档很久了,之前给郭老师提过想要采访他,他却说:“有那么多躬耕一线的辅导员呢!我现在也是在学习,也只是被璀璨星辰照亮着。”随后便如数家珍一般介绍起了学校的优秀辅导员们……听完这些故事,我更加明白,每一位兢兢业业、躬耕一线的老师,都是一颗闪耀的星辰,照亮了无数学子的成长之路。当舍友得知我要为郭老师写这篇稿件时,她坚定地说:“他值得!”
是啊,他值得。这不仅是因为他的细致与认真,更因为他用真心陪伴我们成长,用点滴行动去温暖和启迪着每一个学生。写下这篇文章,既是我对郭老师的敬意与感激,也希望能通过这份笔触,记录下这些灿若星辰的“引路人”,将他们的光与热传递给更多人。
作者简介:祝香倩,经管学院23级农业管理专硕研究生
编发:张晨茜
编辑:卢芝颖
终审:靳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