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 2025-05-15)
5月9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启动农业旱情与应对调查,组织多支专家团队深入田间地头,采集旱情数据,为农业抗旱减灾提供科技支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启动农业旱情与应对调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供图
去冬今春,陕西省降水量显著偏少,叠加气温持续偏高,导致土壤墒情急剧下降,陕北、关中和陕南地区旱情严峻,严重影响越冬作物生长和春播进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依托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中心等平台,聚焦西北6个严重干旱区,实地评估抗旱技术应用效果,并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闫祖书表示,此次调研聚焦旱区可持续农业生态治理,将为粮食安全、农业生态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参与调研的专家表示,西北旱区生态脆弱性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只有通过多维度数据采集和实地分析,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抗旱策略。
此次调查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科学与工程学院牵头,联合多个国家级实验室和野外站共同开展,旨在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持。
原文链接:https://www.stdaily.com/web/gdxw/2025-05/15/content_339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