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师生园地

【凤岗漫忆】我们曾将最靓丽的青春与你相伴

编者按:为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党委宣传部整合所属多个学生记者队伍,于2015年3月28日成立了凤岗通讯社。通讯社学生记者们在部领导的支持与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出现在教室、操场、图书馆、实验室和田间地头,活跃在校运会、招聘会、杨凌马拉松、暑期社会实践、迎新、农高会等大型活动中,他们细心感悟,用文字、镜头和声音记录,在学校新闻网、校报、广播台、微信、微博、抖音号等多媒体平台展示学校师生校友奋进故事,为学校新闻宣传工作和校园文化繁荣注入了青春力量,也为学校落实“三全育人”提供了“凤岗样板”。在凤岗通讯社成立10周年之际,我们特设「凤岗漫忆」专栏,刊发学生记者们的回忆文章,重温那些难忘的岁月,激励后来者奋发有为。欢迎历届凤岗通讯社成员投稿(邮箱xndxxbjzt@163.com)。


每当路过北方某座城市的梧桐大道,总忍不住驻足看那金黄的叶片打着旋儿飘落,恍惚间又看见自己抱着采访本奔走在北校3号楼旁的林荫路上——那还是2014年,我这个时常穿着白大褂穿梭在实验室中的农科学生,因为特别爱好文字,成了凤岗通讯社研究生记者团的一员。


微信图片_20250330152731.jpg

2017年7月,包睿毕业之际接受凤岗通讯社学生记者采访


文字、采访成了我的新天地

从归属理工科生物大类的“农业圈”,到咬文嚼字、笔耕不辍的“新闻圈”,很多人仿佛是跳脱出舒适圈,而我却似那鱼儿入水。理科生特有的逻辑思维让我的文章框架搭得飞快,而对文字独有的偏爱也让文章多添一分细腻情感。

我记得一次是去采访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的冠军同学,我和社友亚莉与对方聊得十分投缘,穿过她娓娓道来的故事,仿佛站在我们面前的并非一位初次见面的同学,而是一位相识许久的挚友,这也是自己初识采访的魅力。


微信图片_20250330152721.jpg

2016年12月,包睿(右二)与凤岗通讯社伙伴在采访第十二届“博言杯”非英语专业研究生演讲赛获奖者


还有在渭北高原的洛川试验站,除了与土地、果树亲近的试验外,打发时间的方式倒成了拍拍照,写写文章,这帮我度过了一段寂寞的时光。

爱好是否可以成为职业?

后来的暑假,我去了南方一座媒体人都心向往之、有着独特新闻风骨的城市看了看,彼时即将就业的抉择困扰着我,爱好是否可以成为职业呢?况且没有相关实习经历,如何能过五关斩六将进入这的新闻集团?带着疑问,我回去找到带我一路成长的靳军老师。靳老师亦师亦友,多年来在我一路奔袭在新闻这条外人眼里的“下坡路”上时,因为有他,给予我源源不断的动力。

那时的他给我的建议是先后跟随新华社陕西分社和陕西日报杨凌记者站的首席记者们,参与到具体的新闻创作过程中去,去发掘兴趣,历练能力,针对性提升,并且验证“兴趣能否等于职业”的命题。

新闻梦想的淬炼之路

在报道农高会期间,我从网上下单了一个加绒的睡袋,那时候户外装备并不流行,我就那样每晚睡在杨凌记者站的办公室里,用几张椅子加一块木板拼成床榻,交了稿才钻进睡袋。现在看来,那时候的状态也像提前预演了记者生涯的无数个日日夜夜,为了抢出那些个版面,与时间赛跑。

进行了相关实习后,我仔细研究了入职前辈的各类笔面经、文稿,抱着一摞厚厚的A4纸,钻进南校图书馆,每天根据时事,练习写评论文章,一篇就是一页纸,大概练完60篇后,我感觉自己已经对即将来到的全国宣讲笔试“怯魅”了,这段经历也帮助我后来从众多来自全国甚至海外的文科毕业生、科班生中,抢来了offer(录取通知)。


微信图片_20250330152736.jpg

2023年8月,包睿在南方农村报工作


三千凤岗人,续写新闻的浪漫

从只是个文字爱好者,到专业训练,到入行新闻,凤岗通讯社成了我的底气和勇气的来源。

后来的故事,就是我在南方城市安了家,娶了一位学新闻的妻子,持续写了七年多的新闻报道,长成了自己希望的样子。


微信图片_20250330152740.jpg

2023年8月,包睿在广州参加地方校友会年会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每年从通讯社走向全国的社友有300多人,十年也有3000人了。站在建社十周年的节点回望,不知历届学子们是否都还保留着那些带有温度的片段,或者早就在各行各业中深耕成长。

无论怎样,我都可以自豪的对凤岗通讯社说,我们曾将最靓丽的青春与你相伴,或写、或拍、或播、或编排,一句“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成了回忆的座右铭,一句“以笔为犁,以梦为马”成了续写独属新闻人的浪漫诗行。

作者简介:包睿,中共党员,我校园艺学院2017届硕士毕业生,在校期间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级优秀奖等;毕业后在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农村报社做记者,先后获全国农民报好新闻奖、广东省新闻战线“走转改”新闻奖以及集团优秀员工、优秀新人等荣誉。现自主创业,定居广州。

编发:初晓菡

编辑:祝香倩

终审:靳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