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聚焦院处

【化药学院】2023年天然产物学术沙龙举办

12月2日,化学与药学院天然产物与高利用科技创新团队组织召开了学术沙龙。

沙龙由高锦明教授主持,邀请食品学院副院长于修烛教授,生命学院郭泽坤教授,兰州大学杨彦龙副教授及天然产物团队11名相关学者参加,与会学生40余名。会议围绕天然产物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科学问题、发展需求和领域方向,开展了14个学术报告,分别聚焦传统的分离提取结构鉴定和功能发现,大数据背景下快速高利用及生物合成及酶催化三个方向,并在报告基础上展开热烈讨论。

1_副本.jpg

主旨报告中,郭泽坤教授介绍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的原创项目“维生素C转运蛋白SVCT2的受体样功能的鉴定”阶段性进展,强调了不主流认知所束缚进行创新探测的必要性;于修烛教授题“浓香菜籽油风味特征及其形成机理与控制研究”聚焦天然产物与食品工程的学科交叉,用基于化学分子的嗅觉和味觉阐明健康食品的标准。杨彦龙副教授对大型真菌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研究现状及课题组取得的最新进展进行了分享,主要阐述了这一领域与传统生物合成的挑战和成果转化的契机;黄伟伟副教授对TA诱导胰腺癌细胞自噬和铁死亡的机制进行了论述,郝兴安副教授对活性物质对TMV的抗性作用和大应用进行了论述,刘玲丽副教授做了“基于基因组挖掘的微生物天然产物研究”的报告,与会人员就基因组挖掘时代结合大数据对新天然产物的发现带来的新机遇进行了热探讨。

下午由李春环副教授做了“生物功能多样性的cassane二萜的发现”,张强副教授做了“代谢组驱动的食药资源分子新功能挖掘”,并分享了“做自己的化学,做有用的化学”的学术信仰,给现场青年科学研究者和学生带来了极大的心灵震撼和精神鼓舞。汤江江教授分享了“天然活性分子的发现与作用机制”主题,展示了活性分子探究的全流程和靶标确定的必要性和迫切性。韩文博副教授做了主题“高海拔共生真菌聚酮类新骨架化合物及其生物活性研究”的报告,以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杂志的文章分析了新骨架类型化合物发现及解析的巧妙设计;张秀云副教授主题“几种海桐属植物中倍半萜苷结构与生物活性的多样性”研究给新天然产物的发现和植物分类提供了重要线索和依据;李定副教授做了题“天然产物苯乙酮衍生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展示了简单天然产物衍生物对于杀虫抗菌多功能农药发现的补充;祁建钊副教授“真菌基因驱动的天然产物生物合成研究”和尹霞副教授“灵芝中萜类化合物的发现及生物活性研究”引发了大家对大型药用真菌高利用的深入讨论。其他专家学者也积极发言,共同探讨该领域的科学前沿题和未来发展方向,并寻找彼此的合作对接方向。

最后高锦明教授强调,本次学术沙龙,促进了天然产物与高利用科技创新团队内外学者的学术交流,明确了从结构-功能-靶点-生物合成的全链条发展体系,交叉融合发展提供了全新思路;做有组织的科研,可助力团队实现协同、交叉、创新、合作、共赢新模式,助力培育产出大成果。

编辑:张晴

终审:徐海